我蜷在荒庙草堆上时,寒毒正顺着骨髓往天灵盖钻。
皮肤下的裂纹像蛛网似的爬过手背,又往眼睑蔓延,每眨一次眼都像有碎玻璃扎进眼眶。
药婆子端着陶碗凑近时,我闻到了阳井水特有的甜腥气——那是她凌晨翻三座山,在朝阳初升时接的第一捧泉水,金红色的水纹在碗里晃得人眼晕。
再喝一盏,您还能撑半月。她的手抖得厉害,碗沿磕在我齿间,水溅在下巴上,烫得生疼。
我看见她眼角的皱纹里凝着泪,灰白的发梢沾着草屑——这老医女怕又是整夜没合眼,守着我熬药。
我摇头,伸手按住她的腕。
她的皮肤比我还凉,像块老树根。半月够做什么?我扯了扯嘴角,不如把这盏水留给村口的小镜,她咳得厉害。
药婆子突然把碗往草堆里一摔。
陶片迸裂的脆响惊得梁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您当老身是三岁小儿?她蹲下来抓着我肩膀,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您看看这裂纹!她扯开我衣襟,锁骨处的皮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裂开,露出不住!
我摸向胸口,那枚金色昙花标本还在。
七年前小昭咽气前塞给我的,花瓣边缘被体温烘得发卷,背面她用炭笔写的字还清晰:阿牛哥,他们不信你,但我信。
灯在人心,不在经上。指尖抚过字时,掌心最后一丝信号纹突然跳了跳,像被什么挠了下。
去把夜行僧叫来。我把昙花贴在胸口,那里的皮肤裂得最凶,却奇异地没那么疼了。
药婆子还在抽噎,我拍了拍她手背:我要托他送个信。
夜行僧是从梁上跳下来的。
这哑巴和尚总爱蹲在房梁上,灰布僧袍沾着蛛网,眼神却比刀还利。
我把昙花塞进他随身的粗布口袋,凑到他耳边:去快腿帮,找铁脚七。
告诉他,正月十五,断碑坡,我要办万灯会。
他垂眼盯着口袋,喉结动了动,突然双手合十。
我知道这是应下了。
等他翻上屋檐时,药婆子猛地拽住我胳膊:您只剩七日命,何必再入险地?
窗外飘起细雪。
我望着雪花落在她发间,想起初遇时她在乱葬岗挖药,被野狗追得跌进泥坑,骂骂咧咧地说这鬼江湖,早该烧干净。
如今她的骂声轻了,眼里却多了团火。我不是去争命。我指腹蹭过她手背上的药渍,是去还债。
那些年我送的饭、救的人、挨的骂,都该有个回音了。
三日后,南方火塾的信鸽扑棱棱撞进庙窗。
我拆开赵敏写的密信,墨迹未干,还带着松烟墨的香气:心灯纸已备,以孩童手抄《实录》为芯,混愿金粉。末尾画了朵歪歪扭扭的火棘花——她总说这花像我,扎手却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