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450章 这江湖的天,该换种亮法

第450章 这江湖的天,该换种亮法(1 / 2)

春雷滚过云层时,青蚨娘袖中那张火藏阁记被风掀起一角。

我盯着她指尖微微发颤的弧度——这是她当年在扬州码头与人谈三十万两押款时才会有的小动作,可此刻她眼里没有算盘珠子的冷光,倒像揣着团刚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热炭。

启——她突然拔高声音,震得檐角铜铃叮当响。

身后三十六个精壮汉子同时发力,蒙在露天石林上的红绸地飘落。

我呼吸一滞。

那哪是石林?

分明是片由青石垒成的江湖。

最高的主碑足有两丈高,碑身刻着火藏阁三个大字,笔画间还留着凿子新蹭的石粉。

周围七十二块次碑呈环状拱卫,最近的一块刻着梭行劲,我凑近看,运劲路线竟和农妇织布时穿针引线的轨迹分毫不差;再往右,浪涌桩的桩法图里,起势收势全依着江浪涨退的节奏——这些功法我从未在任何典籍里见过,却每一式都透着股鲜活的热乎气,像刚从田间地头、船头灶边捞起来的。

青蚨娘踩着新铺的青石板走到主碑前,袖中算盘磕在碑座上。

她仰头望着自己亲手写的碑铭:此非定式,乃启思之引。

明日之功,不在石上,在你手上。尾音未落,围观的百姓里突然爆发出欢呼。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挤到最前面,踮脚摸了摸梭行劲的石刻,扭头冲身后的农妇喊:娘!

这和你教我绕线团的手法好像!

人群里起了阵骚动。

卖糖葫芦的老汉捋着胡子凑过去:我挑担子走山路时,总觉得肩窝有股子巧劲,莫不是也能刻块碑?打铁匠的儿子攥着铁锤蹦起来:我打铁时那火星子溅的轨迹,保准比这浪涌桩更带劲!

我望着青蚨娘。

她背对着人群,可我看得见她后颈泛红的轮廓——这是她最得意时才会有的破绽。

当年她在绿柳山庄算死六大派高手,也是这样,表面端着钱庄掌柜的稳重,后颈却红得像煮透的虾。

赵姑娘。青蚨娘突然侧过脸。

赵敏不知何时站在了主碑侧面。

她手里攥着枚巴掌大的金轮残片,边缘还留着火烧过的焦痕。

晨光穿过残片上的镂空花纹,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金斑。

我想起光明顶密道里那尊破碎的金轮,想起小昭跪在地上捡碎片时,发梢扫过青石板的声音。

你当年说,想建座让天下人都能添柴的火塘。赵敏的声音轻得像落在碑上的晨露。

她抬手,残片与碑座的凹槽严丝合缝嵌进去,现在,火塘变成太阳了。

碑身突然发出嗡鸣。

我看见金轮残片上的纹路顺着碑座爬向主碑,像条金色的蛇。

原本素白的碑面渐渐浮出暗纹——是张细密的网,和当年小昭掌心的愿金纹一模一样。

公子,该去看看独孤九了。

我转头时,风里已经裹了塞北的沙粒。

独孤九的羊皮囊还沾着草汁,他蹲在篝火旁搓手:我在漠北遇见群小崽子,蹲在炭灰上蹦跶,嘴里喊着火来!

火来!

我当是闹着玩,凑近一瞧——他猛地站起来,踩着炭灰跳了个踉跄,您看这步!

前脚掌点地时收腹提气,后脚跟进时吐气开肩,和《九阳启蒙诀》里的呼吸法分毫不差!

老牧人蹲在篝火另一边抽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子映着他脸上的皱纹:你们写的符太花哨,咱大老粗不认字。他用烟杆在地上画了道歪歪扭扭的线,可咱会唱,会跳。

小娃娃们跟着马群跑时哼两句,跟着篝火蹦时扭两下,这功法不就刻进骨头里了?

独孤九的狼毫笔在羊皮纸上翻飞,记录着老牧人说的每一个动作。

他的手在抖——我太熟悉这种抖了,当年我在白猿肚子里初见《九阳真经》时,握书的手也是这样,像是要把整颗心都抖出来。

青蚨姐!独孤九撞开钱庄大门时,青蚨娘正趴在案头核对火藏阁的碑刻清单。

他把画满舞谱的羊皮纸拍在桌上,您看这踏火舞!

他们用身体记功法,比抄书还牢靠!

青蚨娘的算盘珠子哗啦啦撒了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