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军大败的消息传回德化,德化首领大怒,下令派遣大将军项梁率领五百大军,再次攻打仙游。项梁是项燕的父亲,也是德化的名将,用兵如神,战功赫赫。
消息传到鲤城,拓烈立刻召集十八部首领议事。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各部首领都面露忧色。五百德化军,对于总人口不足万人的仙游部落联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诸位,项梁率领五百大军来犯,仙游危在旦夕。”拓烈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能击退强敌。”
林啸起身道:“盟主,德化军人数众多,硬拼恐怕不是对手。不如我们坚守城池,凭借木兰溪和大蜚山的天险,与德化军周旋。”
郑山虎摇头道:“坚守不是长久之计,德化军粮草充足,耗下去我们必败无疑。我认为,应该主动出击,趁德化军立足未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主动出击?德化军有五百人,我们只有几千人,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游洋的钟石反驳道。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坚守,有的主张出击,意见不一。拓烈沉默不语,目光落在《仙游山川图》上,指尖划过石谷解的位置。石谷解海拔一千八百零三米,是仙游的最高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诸位,我有一计。”拓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石谷解地势险要,是德化军进攻鲤城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在石谷解设下埋伏,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德化军。”
“石谷解?”林啸皱了皱眉,“那里山高路险,军队难以展开,德化军会走那条路吗?”
“项梁急于取胜,必定会选择捷径。”拓烈胸有成竹地说,“石谷解虽然险要,但却是从德化军大营到鲤城的最短路线。我们可以派一支小部队,故意示弱,引诱德化军进入石谷解,然后伏兵四起,将他们困在山中。”
苏廉点头道:“盟主此计甚妙。石谷解山中多雾,德化军不熟悉地形,必定会迷失方向。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用滚石、箭雨和膏油攻击德化军,让他们寸步难行。”
“好!”拓烈一拍案几,“就这么定了。林啸,你率榜头、枫亭、盖尾三部青壮,在石谷解山口设伏,引诱德化军进入山谷;郑山虎,你率大济、度尾、郊尾三部,在山谷两侧的山峰上埋伏,准备滚石和箭雨;苏廉,你率龙华、赖店、鲤南三部,在山谷后方截断德化军的退路;我率鲤城、游洋、钟山等九部,坐镇石谷解山顶,统筹全局。”
“遵命!”众将齐声应道。
散会后,各部首领立刻返回部落,调集青壮,前往石谷解布防。石谷解山中,雾气缭绕,山路崎岖。仙游士兵们在山中忙碌着,将滚石堆在山崖边,将膏油堆藏在草丛中,弓箭上弦,严阵以待。
几天后,项梁率领五百德化军抵达石谷解山口。他看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山峰,眉头微皱。一名副将上前道:“将军,石谷解地势险要,恐有埋伏,不如我们绕道而行。”
项梁冷笑一声:“一群仙游蛮夷,也敢在我面前玩花样?就算有埋伏,我五百大军也能踏平此山!”他挥手道:“全军出击,穿过石谷解,直取鲤城!”
德化军士兵浩浩荡荡地进入石谷解山谷。山谷中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一丈。德化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心中充满了不安。
就在此时,一阵呐喊声从山谷两侧传来,滚石如雨点般砸下,德化军士兵纷纷中石倒地。项梁大惊失色,高声道:“不好,有埋伏!快退!”
但已经晚了,山谷两侧的山峰上,箭雨如注,德化军士兵成片倒下。膏油堆被点燃,滚下山崖,山谷中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德化军士兵被大火包围,惨叫着四处逃窜,不少人失足坠下山崖,摔得粉身碎骨。
“杀!”林啸率领伏兵从山口冲出,红木长枪挥舞,杀得德化军溃不成军。郑山虎也率领士兵从山峰上冲下来,与德化军展开肉搏。苏廉则率领部队截断了德化军的退路,将德化军困在山谷中。
项梁率领亲兵奋力突围,却被拓烈拦住。拓烈手持青铜剑,目光如炬:“项梁,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项梁怒喝一声,挥舞着大刀冲向拓烈。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拓烈的剑法刚猛有力,项梁的刀法刁钻凌厉,一时间,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激战数十回合,拓烈渐渐占据上风。他瞅准一个破绽,一剑刺中项梁的胸口。项梁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德化军士兵见主将被杀,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仙游联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粮草。
拓烈站在石谷解山顶,望着山谷中德化军的尸体,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仙游的土地,也让十八部更加团结。他知道,仙游部落联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