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典按例举行,各部落族人纷纷登岛朝拜。他们身着整洁素衣,手持水果、米糕等素供,无人携带荤食与兵器,严格遵守着妈祖祭拜的禁忌。湄屿站在供桌前,高声诵读祭文,声音透过海风传遍全岛:“……今有恶势力勾结海盗,欲犯我秀屿、扰我安宁。妈祖娘娘庇佑,愿各部落同心同德,共御外侮,守一方净土,护万民平安……”
祭文读罢,他举起圣杯问卜,两片木杯落地,恰好是“圣杯”之兆。族人见状,纷纷跪拜行礼,口中高呼“福生无量天尊”,士气大振。湄屿趁机宣布联防令,各部落族人早已被笏石的暴虐与海盗的凶残激起怒火,闻言纷纷响应,连夜返回部落备战。
月圆之夜,乌丘屿方向驶来数十艘海盗船。船身高大,船舷布满撞角与铁钩,鲨鳍站在旗舰船头,赤裸着上身,腰间挂满人骨饰品,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他按照约定,率舰队直扑秀屿港,却不知南日部落的二十艘快船早已埋伏在港外礁石区。
“放!”南礁一声令下,快船纷纷驶出礁石区,船舷板墙后伸出数十架弩箭,同时点燃火油陶罐,朝着海盗船掷去。海盗船体型笨重,回转不便,被小巧灵活的快船团团围住,火油陶罐落在船帆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海盗们惨叫着四处扑火,南日族人趁机靠近,用带倒钩的渔叉钩住船舷,手持石斧跳上敌船肉搏。
与此同时,笏石率残部从平海出击,却遭到山亭、东埔、忠门三部落的伏击。北岸的族人熟悉地形,在废墟与沙丘间设下陷阱,笏石的残部本就饥疲交加,遇袭后顿时溃不成军。激战中,笏石左臂中箭,鲜血喷涌而出,他看着身边的族人一个个倒下,心中涌起绝望。
“笏石,还不束手就擒!”东溟手持双匕,从沙丘后跃出,脸上的疤痕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埭头族人纷纷围拢过来,渔叉与石斧对准了伤痕累累的笏石。
笏石靠着断墙喘息,眼中却突然闪过一丝疯狂。他猛地抽出腰间青铜剑,指向湄洲岛方向:“湄屿!你以为靠妈祖的虚名就能稳住联盟?各部落不过是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迟早会自相残杀!”他狂笑起来,笑声凄厉,“我虽败,但秀屿的战乱绝不会结束——海盗不会善罢甘休,盐利的诱惑也会让人心生歹念,你们等着,用不了多久,这里又会血流成河!”
就在他准备挥剑自刎时,一支弩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穿了他的手腕。笏石惨叫一声,青铜剑落地。湄屿的身影出现在人群后,身着青色长袍,面色平静:“笏石,你屠戮平海全族,勾结海盗,罪无可赦。但妈祖有好生之德,不杀降者——将他囚禁于湄洲岛西侧的孤岛,终身不得踏足大陆。”
族人上前绑住笏石,他挣扎着嘶吼:“湄屿,你虚伪!你以为靠信仰就能约束人性的贪婪?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多久!”
秀屿港的海战也已接近尾声。海盗船被烧毁过半,鲨鳍带着残部仓皇逃回乌丘屿,从此再不敢轻易靠近秀屿海域。南日族人清理战场时,缴获了大量海盗劫掠的财物与武器,其中竟有不少来自外海的青铜器具与布匹。
湄屿站在秀屿港的礁石上,望着渐渐平息的海面,心中却无半分喜悦。笏石虽被擒,但他的话如警钟,在耳边反复回响。各部落间的利益纠葛并未消除:东垣想要独占盐场,南礁渴望扩大海带贸易,北岸三部落则希望获得更多自治权。而乌丘屿的海盗仍在虎视眈眈,外海的未知威胁也从未消失。
海风拂过,带着祖庙的香火气息。湄屿抬手抚摸着礁石上的青苔,仿佛感受到妈祖的凝视。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秀屿联盟的和平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人性的贪婪与黑暗,如同海底的暗流,随时可能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几日后,湄洲妈祖祖庙举行了盛大的祈福大典。各部落族人齐聚,身着整洁素衣,手持素供,按道教礼仪跪拜妈祖,口中默念“福生无量天尊”。湄屿站在神像前,高声宣读联盟盟规,香火缭绕中,他的声音传遍整个湄洲岛:“从今往后,各部落休戚与共,以妈祖立德行善之精神为念,禁杀伐,重耕渔,共护秀屿安宁……”
然而,在人群不起眼的角落,一名东峤族的年轻盐工悄悄握紧了藏在袖中的石刀。他的父亲在盐场混战中死于笏石护卫之手,而东垣为了依附湄屿,竟对这笔血仇避而不谈。他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阴鸷,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所有漠视生命的权贵,都付出血的代价。
秀屿的海面恢复了平静,渔船往来穿梭,盐场重新响起晒盐的号子,海带收割的歌声也传遍了南日岛。但没人知道,在这片看似安宁的土地下,多少黑暗的欲望正在悄然滋生,多少未熄的残焰正在等待复燃。湄洲岛的妈祖祖庙依旧香火鼎盛,神像的慈容俯瞰着众生,仿佛在无声地叹息——人性的战争,从来都比刀剑相向,更加残酷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