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华点头,和几个族人沿着江边找兔子的脚印。桃源则带着文江部落的族人,砍竹子、剥藤蔓,开始编渔网。他编渔网的手艺是跟族叔桃源武学的,编得又快又结实。文江部落的族人学得认真,没过多久,就有两个人能跟着一起编了。
天色暗下来时,新的渔网编好了,石华也带着族人找回了那两只母兔——原来母兔被江水冲到了下游的浅滩上,躲在芦苇丛里,没受什么伤。
文江感激不已,非要留两人吃晚饭。晚饭是兔肉炖鱼汤,汤里放了些山茶芽,喝起来又鲜又香。文江喝了一碗汤,忽然说:“下个月你们成亲,我让族人编两张最好的渔网当贺礼,你们以后要是想吃鱼,就来江边,咱们一起捕鱼。”
桃源和石华连忙道谢。吃完晚饭,两人往石牌部落走,路上的月光很亮,把竹林照得像撒了层霜。石华手里握着桃源的手,忽然说:“你看,咱们帮了文江部落,他们就想帮咱们;之前你帮了广平部落修水渠,他就送你兔子;帮了屏山部落赶越人,屏奇韬就送你祭茶。其实联盟里的部落,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忙,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桃源点头,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第一次来石牌部落求亲时,觉得彩礼高得吓人,现在才明白,石牌首领要的不是兔子和茶叶,而是想让他知道,娶了石华,就要好好待她,好好过日子,还要和其他部落互相扶持,让整个联盟都越来越好。
回到石牌部落时,晒谷场里还亮着火光。石牌首领坐在火塘边,手里拿着桃源带回来的那罐祭茶,正用热水冲泡。茶汤倒在陶碗里,清透如琥珀,香气飘满了整个晒谷场。
“这茶不错,比去年屏山部落送的祭茶还香,”石牌喝了一口,点了点头,“看来你这几天没白去茶林。对了,安良堡的祭祀,我已经跟联盟的首领说了,让你和石华一起去献祭茶,这样各个部落的人都能认识你们,以后你们在联盟里办事,也方便些。”
石华心里一喜,连忙说:“谢谢阿父!”
石牌瞪了女儿一眼,却没真生气,只是又倒了一碗茶,递给桃源:“你也喝,采了一天茶,累了吧。明天咱们部落要杀两只公兔,腌成兔肉干,带到安良堡去,让其他部落的人也尝尝咱们石牌部落的兔肉。”
桃源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茶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甜味。他看着火塘边的石牌和石华,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是这个部落的一员了,而这场即将到来的祭祀,不仅是联盟的大事,也是他和石华新生活的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石牌部落里一片忙碌。族人们忙着杀兔子、腌兔肉干,石华则忙着整理去安良堡要带的东西:她把桃源的新兔毛布短褂叠得整整齐齐,又把那罐美人茶和祭茶仔细包好,还带了些草药,说怕有人在祭祀时受伤。桃源则帮着族人把兔肉干和茶叶装在竹筐里,绑在马背上,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去安良堡。
晚上,火塘边的人渐渐散去,石华坐在桃源身边,手里拿着一根针线,正在给桃源的短褂缝一个装茶籽的小口袋。月光从竹楼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的手上,温柔又明亮。
“明天去安良堡,路有点远,咱们得早点起,”石华缝好最后一针,把短褂递给桃源,“你试试合不合身,要是大了,我明天早上再改改。”
桃源接过短褂,穿在身上,大小正好。他握住石华的手,轻声说:“正好。等祭祀结束,咱们就去桃源里花海看看,说不定花苞又大了些。”
石华点头,靠在桃源的肩膀上,看着火塘里跳动的火苗。远处的白岩山在月光下静静矗立,山顶的白岩塔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她知道,明天去了安良堡,会遇到很多部落的人,会参加热闹的祭祀,而她和桃源的婚礼,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在金色的向日葵花海中举行。这一切,都像火塘里的火苗一样,充满了希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