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说走就走,石牌站在晒谷场里,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竹林里,又低头看了看兔笼里的兔子,眉头皱了皱,却没再多说什么——他其实也知道,桃源是个靠谱的后生,只是作为父亲,总想着多替女儿争取些保障。
往桃源部落去的路上,竹林里的雾气还没散,地面湿滑,时不时能看到兔子留下的脚印。石华蹲在地上,仔细辨认着脚印的方向,忽然指着一处被踩倒的茅草:“你看,这脚印是新的,母兔应该往东边跑了,那边有一片苜蓿,它们最爱吃。”
吴济凑过去看了看,又从竹筐里拿出一把晒干的苜蓿,揉碎了撒在地上:“要是母兔闻到气味,说不定会停下来。咱们分开找,你往东边,我往北边,桃源兄弟往西边,半个时辰后在这儿汇合。”
三人分好方向,各自钻进竹林。桃源手里握着石斧,眼睛紧紧盯着地面,生怕错过任何一点痕迹。走了大约一刻钟,他忽然听到前方传来轻微的“咕咕”声,像是母兔的叫声。他放慢脚步,悄悄拨开竹子,只见三只母兔正蹲在一片苜蓿地里吃草,旁边还有两只幼兔在打闹——正是从兔栏里跑出来的那几只!
桃源心里一喜,刚要上前,忽然看到不远处的草丛里闪过一道黑影——是那只拱塌兔栏的野猪!野猪正低着头,似乎在寻找什么,离母兔只有几步远。桃源屏住呼吸,握紧石斧,慢慢绕到野猪的身后,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把野猪赶走,又不伤到母兔。
就在这时,石华忽然从旁边的竹林里冲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燃烧的树枝,朝着野猪大喊:“快走!别过来!”野猪被火光吓到,猛地抬起头,朝着石华冲了过去。桃源连忙举起石斧,朝着野猪的后腿砍去,野猪吃痛,发出一声怒吼,转身跑进了竹林。
石华看着野猪跑远,松了口气,脸色却有些发白:“幸好你及时赶到,不然我可对付不了它。”
桃源走过去,把石华扶起来,又看了看母兔:“没事就好,母兔都在,咱们把它们赶回部落。”
两人带着母兔往汇合点走,刚到地方,就看到吴济也牵着两只母兔走了过来。“我在北边的山洞里找到的,它们躲在里面,吓得不敢出来,”吴济笑着说,“这下好了,所有母兔都找回来了。”
三人带着母兔回到桃源部落时,族人们正在修补兔栏。看到母兔都回来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桃源武走过来,拍了拍桃源的肩膀:“多亏了你和石华姑娘、吴济姑娘,不然咱们部落的损失可就大了。”
石华看着族人忙碌的身影,忽然对桃源说:“我看你们部落的兔栏太简陋了,容易被野兽拱。等咱们成亲后,我教大家用竹子和藤蔓编更结实的兔栏,再在周围种上带刺的灌木,这样野兽就进不来了。”
桃源心里一暖,刚要说话,忽然听到部落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广平部落的广平带着几个族人,牵着几匹驮着兔笼的马走了过来。“桃源兄弟,”广平翻身下马,手里拿着一张用兽皮做的契约,“我听说你要娶石华姑娘,特意来给你送些兔子。去年你帮我部落修好了引水渠,我还没谢你呢,这些兔子就算是谢礼。”
桃源看着兔笼里肥壮的兔子,又看了看石华,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有了这些兔子,石牌首领肯定不会再为难他了,而他和石华的亲事,也终于能定下来了。
夕阳西下时,桃源和石华带着几只最壮的兔子,往石牌部落走去。远处的白岩山被染成了金红色,山顶的白岩塔在暮色中格外醒目。石华手里攥着桃源留的那撮茶芽,忽然说:“等咱们成亲后,就把那罐美人茶拿出来,泡给阿父和族人们尝尝,让他们也知道,你的心意比什么都重要。”
桃源点头,握紧石华的手,两人的身影在暮色中渐渐远去,身后是成片的竹林和归巢的飞鸟,而不远处的桃源里花海,花苞正悄悄绽放,再过两个月,那里就会变成金色的海洋,见证他们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