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 第160章 献图投石 初露峥嵘

第160章 献图投石 初露峥嵘(2 / 2)

“林先生,请坐。”鲁肃屏退左右,亲自为林辞斟上一杯茶,态度温和,“先生大才,此图此论,见解非凡,尤对水军布防、利用水文天时,颇有启发。肃冒昧请教,先生游学四方,不知对当前北虏南侵之势,有何高见?”

他没有直接追问图的细节,而是从一个更宏大的话题切入,既是考校,也是试探。

林辞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他略一沉吟,决定展现部分价值,但依旧保持分寸。

“子敬先生过誉。在下浅见,曹公势大,然其军多为北人,不习水战,此其一短。舟船虽众,连锁而成,虽稳却失之灵动,易受火攻,此其二短。劳师远征,士卒疲惫,荆州新附,人心未稳,此其三短。”他顿了顿,看向鲁肃,“然,其势已成,如洪水滔天,正面迎击,胜负难料。唯有借长江天堑,以逸待劳,用间用火,攻其不备,乱其军心,方可觅得一线胜机。”

他这番话,点出了曹操的弱点,也暗示了火攻等关键策略,但并未深入,留给对方发挥的空间。

鲁肃眼中精光一闪,抚须点头:“先生所言,与公瑾(周瑜)之论,不谋而合。只是,知易行难,如何借这天堑,如何引这火种,还需细细斟酌。”他话锋一转,回到那幅图上,“先生图中标注这几处古祀节点,言及或有地脉异动,可助水势或扰敌心神,不知……先生可是精通方外之术?”

终于问到了核心。林辞知道,这是他展现“奇术”价值,却又不能暴露玉玺的关键时刻。

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精通不敢当。在下师门传承,确有些许感应地脉、辨析气机的小术。此乃辅佐之道,究其根本,仍需赖将士用命,谋略得当。譬如医者望气,可知病灶所在,然祛病除根,还需良药与针石。”

他将自己的能力定位为“辅助”和“探查”,而非决定性的力量,既展示了价值,又降低了威胁性。

鲁肃深深看了林辞一眼,似乎要将他看透。半晌,他缓缓道:“先生过谦了。如今大战在即,正需先生这般博学奇士,助我江东明辨天时地利。不知先生可愿暂留秣陵,随肃参赞军务,共商破曹大计?”

正式的招揽来了。

林辞起身,拱手一礼:“曹贼南侵,天下震动。辞虽不才,亦知唇亡齿寒之理。蒙子敬先生不弃,愿效绵薄之力。”

“好!甚好!”鲁肃抚掌大笑,“得先生相助,如虎添翼!”

至此,林辞终于以一种相对自然且可控的方式,踏入了江东孙权的势力范围。他献出的图论是投名状,展现的见识与“小术”是价值,而低调谦逊的态度,则减少了潜在的敌意。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他将以鲁肃幕僚的身份,更深入地参与到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之中,同时,也能更方便地探寻那与禹鼎相关的古老秘密,以及……揪出那隐藏在暗处、屡次对他下杀手的黑手。

星耀之光,已悄然照入东吴的核心幕府。赤壁的风雷,将因他的到来,掀起怎样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