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一缕微光(1 / 2)

伊丽莎白那句“回炉重造”的冰冷警告,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驱散了江淮最后一丝侥幸与迟疑。他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昏睡或自怜上,每一次清醒,都变成了与体内那三种危险力量搏斗、与古堡深沉记忆沟通、与自身意志极限较量的战场。

“编织”的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凶险。

那源自“源血碎屑”的暗金力量,如同桀骜不驯的烈马,稍有不慎就会挣脱束缚,在他经脉中横冲直撞,带来灼烧灵魂的痛楚。

那冰凉的古老力量,则像万年不化的玄冰,冷漠而沉寂,对任何外来的“编织”意图都报以近乎本能的排斥与冻结。

而那些来自“门”的法则碎片,更是最不稳定的炸药,任何频率的细微错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灵魂震荡。

他像是一个在雷区中穿行的盲人,依靠着从古堡记忆洪流中捕捉到的、那些关于“结构”、“平衡”、“束缚”的破碎意象和本能经验,以及自身那变得异常敏锐的感知,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

失败是常态。

能量冲突引发的内腑受损,精神过度消耗带来的意识模糊,甚至偶尔因法则碎片扰动而产生的短暂幻觉与认知错乱……这些都成了家常便饭。

但他没有停下。

每一次失败,他都会强忍着剧痛与眩晕,仔细回味失败瞬间的能量波动,分析冲突的根源,调整“编织”的手法与频率。他将古堡记忆中的那些破碎意象,与自身三种力量的特质反复比对、尝试融合。

他发现,不能强行将暗金力量的“活性”与古老力量的“沉寂”糅合,那样只会引发更剧烈的冲突。他需要找到一种“结构”,能够像容器一样,同时容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性,让它们在“容器”内形成一种动态的、相互制约的平衡。

而永夜能量,则成了构筑这个“容器”最好的粘合剂与缓冲材料——它既与古堡同源,能引动那些建构记忆,又具备一定的包容性。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古堡能量脉络和建构记忆的感知中。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接收那些杂乱的记忆碎片,而是开始主动地、如同学生请教老师般,将自身在“编织”中遇到的困惑与瓶颈,通过那日益深厚的共鸣,投向古堡那沉眠的意志。

起初,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深邃的寂静。

但当他某次在尝试构筑一个极其复杂的、用于平衡能量冲突的微观节点失败,精神濒临崩溃,无意识地将一股混杂着绝望与不甘的意念融入感知时——

一股庞大、温暖(并非温度,而是一种意志层面的感受)、带着某种赞许意味的古老波动,如同沉睡巨兽的鼻息,轻轻拂过他的灵魂。

紧接着,一段远比之前任何记忆碎片都更加清晰、更加完整的能量结构图谱,如同直接烙印般,呈现在他的意识之中!那是一个极其精妙的、用于调和极端对立能量的基础能量节点的构筑方式!

这并非知识传授,更像是一种本能的“示范”!

江淮如获至宝!他立刻集中全部精神,铭记下这个结构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能量流转的韵律!

随后的尝试,他不再盲目摸索,而是开始参照这个“示范节点”,尝试在自己的双手深处,构筑一个微缩版的、用于平衡暗金力量与古老力量的基础结构。

过程依旧艰难,失败依旧频繁。但这个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蓝图”,极大地提升了他的效率和对力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