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九州胭脂令 > 第72章 鬼面男装

第72章 鬼面男装(1 / 2)

亥时三刻,京城西市的喧嚣已散,唯有街角“凝香斋”的檐角灯笼还悬着一点暖光。后院的耳房里,雪嫣红正弯腰整理案上的胭脂原料,素白的指尖捏着片嫣红的石榴花瓣,往竹筛里轻放——这是明日要做“石榴娇”胭脂的主料,需得趁夜晾去水汽。

“吱呀”一声,院角的角门被轻推开,玄色身影裹挟着夜露进来,兜帽下只露出半张覆着银纹面具的脸。雪嫣红抬头,见是慕容云海,便放下手中的花瓣,取了盏温热的蔷薇露递过去:“阁主见谅,夜里只有这个,比不得前院的雨前茶。”

慕容云海接过茶盏,指腹触到杯沿的暖意,目光扫过案上的原料:“‘猩猩血’的紫草晾透了?”他记得前日来,雪嫣红说要复刻古法“绛仙霞”胭脂,需用紫草与红花汁按三比一的比例调和,还得加些白芨粉增黏。

“晾透了,在那边瓷罐里。”雪嫣红顺着他的目光指了指墙角,“不过今日倒是少见阁主这个时辰来,莫不是烟雨阁又有新动静?”

慕容云海指尖在面具下顿了顿,从怀中摸出张叠得整齐的密报,展开时纸页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城南废园,逆党窝点。线人说他们藏了勾结北狄的密信,还借着假的《古法胭脂谱》骗商户筹钱——那些假谱里掺了密写药水,用水泡开就能显形。”

雪嫣红凑近看了眼密报上的字迹,眉头微蹙:“假胭脂谱?前些日子还有商户来问‘醉杨妃’的配方,说有人卖‘祖传秘谱’,要价十两银子。我当时便觉得不对,‘醉杨妃’需用蜜渍桃花与珍珠粉调和,哪能那么容易得?”

“正是如此。”慕容云海将密报收回怀中,“今夜得去废园一趟,把密信和假谱拿出来。不然再过两日,他们就要把东西运出京城了。”他说着,转身走向院中的暗格——那是雪嫣红帮他凿的,用来放查案时用的物件。

暗格打开时,泛出点樟木的清香,里面叠着件玄色夜行衣。慕容云海将衣料展开,雪嫣红才看清上面的纹路:衣身是极深的玄色,近看却能瞧见绣着胭脂色的鬼面暗纹——额头勾着两支细犄角,眼角斜飞,嘴角向上挑着,带着点凶戾的气,却因胭脂色的丝线,少了几分阴森,多了点隐秘的艳。

“这暗纹……是用‘胭脂绒’掺的丝线?”雪嫣红伸手碰了碰,指尖触到丝线的柔滑,那是她前几日给慕容云海的胭脂绒——古法做“软香脂”时剩下的细绒,染了石榴汁与苏木的颜色,细得像蚕丝,却比普通丝线结实。

“嗯,烟雨阁的绣娘按你说的法子织的。”慕容云海将夜行衣往身上比了比,衣料是“软罗烟”,轻薄得能透光,却耐磨——上次查案时被树枝勾住,也只划了道浅痕。“你说胭脂色不只是女儿家的颜色,用对了能藏锋,我便让她们加了这暗纹。月光下会泛点绯色,下属能认出来,敌人却只会当是落叶的影子。”

雪嫣红看着他穿夜行衣的模样,玄色衣料贴在身上,衬得他肩背愈发挺拔,鬼面暗纹从腰侧延伸到袖口,走动时像有活的鬼面在衣上浮动。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妆奁里取了个小巧的银盒,打开是半盒膏状的胭脂:“这是‘护锋膏’,用蜂蜡和红花汁熬的,你涂在匕首鞘上——夜里拔鞘时不会有声音,还能防生锈。”

慕容云海接过银盒,指尖沾了点膏体,果然细腻无香。他想起前几日雪嫣红教他分辨胭脂原料,说“做胭脂要用心,查案也一样,细节里藏着真相”,此刻倒觉得这话落在了实处。他将银盒揣进袖口的暗袋,又摸出柄三寸长的匕首——刀柄染了胭脂色,是用雪嫣红给的苏木汁泡的,在夜里瞧着像块普通的木头,实则坚硬如铁。

“我走了。”慕容云海扣好面具,只露出双深邃的眼,“若天亮前没回来,你便去城东的‘墨香书斋’,找掌柜要‘桃花笺’。”

雪嫣红点头,看着他翻出院墙,玄色身影很快融入夜色,只有衣角的鬼面暗纹在月光下闪了下,像抹转瞬即逝的绯色。她回到耳房,看着案上的石榴花瓣,忽然觉得这胭脂色,竟也能藏住江湖的风与朝堂的雨。

城南的荒园早已荒了十年,断墙爬满枯藤,荒草长到半人高。慕容云海落在墙头时,只发出点极轻的声响,玄色衣料与阴影融为一体。他低头看了眼袖口的鬼面暗纹,月光洒在上面,泛出淡淡的绯色,像给暗纹镀了层薄纱——这是雪嫣红特意说的,“软罗烟”衣料吸光,胭脂绒丝线却能反光,刚好能让远处的下属看清他的位置。

园内有三间破屋,中间那间还亮着烛光。慕容云海猫着腰躲在枯藤后,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是两个逆党的守卫:“那批‘绛仙霞’的粉都装好了?明日一早要运去通州,可别出岔子。”

“放心,都按舵主说的,把密信撕成碎片掺在粉里——谁会想到胭脂粉里藏东西?”另一个声音笑着,“再说那谱子是假的,那些商户还当捡了宝,十两银子一本,咱们这趟赚得可不少。”

慕容云海指尖在袖口暗袋里摸了摸,取出个米粒大的瓷瓶——里面是用蔷薇露调和的迷烟,加了雪嫣红给的薄荷脑和红花汁,闻着没味,却能让人半个时辰内醒不过来。他拔开瓶塞,对着风向轻吹,淡绯色的雾气顺着窗缝飘进屋里,像极了夜里的晚露。

不过片刻,屋里的说话声就没了。慕容云海贴着墙根走过去,推开门时,见两个守卫趴在桌上,睡得正沉。他扫了眼屋里的陈设,靠墙放着个大木箱,打开是满满一箱胭脂粉盒,上面印着“醉杨妃”“桃花妆”的字样,却都是粗制滥造的——盒里的粉是用滑石粉和劣质红土调的,闻着有股刺鼻的土腥味。

他在屋里翻找暗格,手指敲过书架的木板,忽然触到块松动的地方。用力一按,书架竟向侧面移开,露出个半尺见方的暗格,里面放着个锦盒。慕容云海打开锦盒,里面是两卷纸:一卷是真的密信,上面写着北狄答应给逆党提供兵器,要他们在中秋夜刺杀太子;另一卷是假的《古法胭脂谱》,里面夹着张字条,写着“通州码头,子时交接”。

“谁在那儿?”

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慕容云海迅速将锦盒揣进怀中,转身躲到门后。进来的是个穿灰衣的汉子,腰间别着把弯刀,应该是逆党的小头目。那汉子见守卫趴在桌上,眉头一皱,刚要拔刀,慕容云海突然从门后冲出,左手扣住他的手腕,右手将匕首抵在他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