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结束后,研修班的生活也渐渐接近尾声。大家似乎都意识到离别在即,气氛变得有些微妙的不舍。
一天晚上,孙小曼突然主动来找我,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
“薇薇,”她很少直接叫我名字,让我有点意外,“这个……给你。”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个更小的小布袋,分别装着不同的香料,旁边还附着一张极简的纸条,上面写着诸如“增香”、“去腥”、“解腻”、“回味”等字样,以及大概的用量范围。
“这是……”我惊讶地看着她。
“我家卤铺……常用的几种香料搭配。”她小声说,眼神有些闪烁,“不是秘方……就是,或许你用得上。青川镇……好像吃辣不多,这些比较温和。”
我瞬间明白了!她是在用她的方式,帮我为回家开店做准备!她知道我家店口味和她的不同,所以特意挑选了更普适、更容易被接受的香料组合给我!
这份礼物太珍贵了!这不仅仅是香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和认可!
“小曼!谢谢你!”我激动得一把紧紧地抱住了她,感觉她身体僵硬了一下,但没推开,“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用!等我家店升级成功了,你一定要来玩!我让我爸给你做满汉全席……的简化版!”
孙小曼轻轻笑了笑,点了点头。
其他同学也开始了各种“交接仪式”。
赵焱非要送我一罐他亲手炒制的、据说“麻香均衡”的椒盐粉,让我撒在烤串上试试。
刘大叔塞给我一张他农家乐的名片,大声说:“丫头!以后缺山货野味,找叔!给你成本价!”
李静大姐则把她厚厚的课堂笔记复印了一份给我,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批注:“林薇同学,回去也要坚持理论学习啊!”
拿着这些五花八门却真心实意的礼物,看着这群吵过、笑过、一起啃过馒头、一起雕坏过豆腐的同学们,我的眼眶忍不住有点发热。一个月的时光,原来这么短,又这么长。
结业考核的日子,终于还是要来了。这一次,我心里除了紧张,更多了一份底气,和一份沉甸甸的、来自天南地北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