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明面上按兵不动,暗地里派遣小股精锐,伪装成曹军或匪徒,袭扰曹操通往汝南的粮道,延缓其平叛速度,让刘备和曹操消耗得更久、更惨烈。
* 奖励:可最大化延长曹操的内乱时间,削弱双方实力。获得“谋战”特质(非正面战场行动成功率提升)。
* 风险:操作难度大,一旦暴露将同时得罪曹刘;可能引火烧身。
林羽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选项一过于冒险,选项三则显得卑劣且收益不确定。选项二最符合他既定的“坐收渔利”之策。
“我选二!”林羽心中决断,“传令周猛、文聘及各部,严守防线,无我命令,不得擅出一兵一卒!但需加强戒备,多布疑兵,做出随时可能北进的姿态,以牵制曹军!”
“令‘谛听营’全力运转,我要知道曹操的每一道调兵命令,刘备的每一次军事行动,以及许都的每一点风吹草动!”
“内政方面,按原计划加速推进!春耕、练兵、造械,一刻不得延误!”
【选择确认!执行“固守本境,坐享其成”策略。荆州进入高速发展期。】
命令下达,荆州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表面平静,内部却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而外界的风暴,正愈演愈烈。
曹操在许都闻讯,又惊又怒,大骂刘备“织席贩履之徒,安敢如此!”他深知此事关乎根本,立刻做出应对:一面严密封锁消息,稳定朝局;一面急令驻守淮南的张辽、李典等部提高警惕,严防孙权;同时,派遣大将夏侯惇、于禁率领精锐骑兵五万,火速从官渡方向南下,直扑汝南,务求速战速决,扑灭刘备。
然而,刘备既已起事,便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一面。他避开夏侯惇锋芒,采用游击战术,依托豫西山地与曹军周旋,同时广泛联络各地不满曹操的士族、豪强,势力竟如滚雪球般有所壮大。虽然无力威胁许都,却成功地将战火在曹操的核心统治区点燃。
与此同时,江东的孙权在周瑜、鲁肃的建议下,虽未大举北伐,却也开始在合肥方向增加兵力,频繁挑衅,试探曹操的底线。整个中原及江淮地区,陷入了一种连锁反应式的动荡之中。
襄阳城内,林羽每日阅读着各方战报,心情复杂。他乐见曹操焦头烂额,却也警惕着刘备可能坐大。这一日,他收到吕玲绮的请见。数月来,吕玲绮勤练武艺,熟悉军务,已逐渐摆脱了初来的悲愤,变得沉稳许多。
“将军,”吕玲绮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末将请命,愿率一队精干士卒,潜入汝南或颍川,联络可能尚存忠义的父亲旧部,助主公一臂之力,亦可为将军探查曹军虚实!”
林羽看着眼前这位一心复仇的将门虎女,沉吟片刻,道:“玲绮有心了。然,此时汝南局势混乱,你身份特殊,不宜亲身犯险。联络旧部之事,可交由‘谛听营’专业人士去办,你且安心在军中效力,日后自有你用武之地。”
他安抚了吕玲绮,心中却是一动。吕布旧部,这确实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但需要在更关键的时刻使用。
春去夏来,刘备在汝南的斗争时胜时败,苦苦支撑,而曹操也因四处救火,疲于奔命,暂时无力对荆州发动大规模进攻。林羽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大力整顿内政,荆州实力稳步提升。
这一日,诸葛亮呈上一份最新的天下形势图,图中清晰标示了各方势力的消长。诸葛亮指着地图道:“主公,经此一乱,曹操虽未伤筋动骨,然其锐气已挫,内部隐忧显现。刘备虽困守汝南一隅,然其‘汉室宗亲’之大义名分已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我荆州,根基愈发稳固。鼎足之势,雏形已现。”
林羽望着地图,目光深邃。他知道,这场由他间接促成的“汝南惊雷”,彻底改变了天下的走向。接下来的棋,该如何走,需要更加精准的算计和耐心。他不仅要坐观虎斗,更要在适当的时候,成为那个决定虎死谁手的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