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破妖中谜(2 / 2)

道士的手指在葫芦上摩挲两下:“那是只修行三百年的狐妖,原是括苍山一只雪狐,五十年前被你祖父救过。她本可渡劫成仙,却因动了凡心,被天雷劈去半条命,后来修成人形,便总想着再见救命恩人一面。”

“我祖父?”沈砚舟瞪大眼睛。

“你祖父沈怀安,五十岁那年在括苍山遇劫,被野狼围攻。”道士说,“那狐妖本想取他性命,见他护着怀里的书箱(与你这书箱极像),便动了恻隐之心。后来你祖父中了举,却始终记得那夜的狐妖,说她‘眼波像春水,笑起来有梨涡’。”

沈砚舟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是那只狐仙。”原来不是愧疚救命之恩,而是……

“她为何缠上我?”他问。

“你与你祖父生得有七分像。”道士指了指他眉眼,“她见了你,便以为见着了故人,可人妖殊途,她不敢相认,又舍不得离开,便只能……”

“吸我的精气。”沈砚舟接口,只觉浑身发冷。

道士点头:“狐妖靠吸取凡人精气修炼,你体质弱,正是她的好目标。再拖下去,你性命危矣。”

沈砚舟攥紧拳头:“道长救我!”

道士从袖中摸出张符纸,递给他:“此乃驱妖符,以我太乙派秘法所制,可破妖法。今夜三更,你在破庙供桌下设坛,将符贴在她额头上,我自会来助你。”

“设坛?”沈砚舟接过符纸,指尖发颤。

“供桌下埋五枚铜钱,撒半升糯米,再点三柱清香。”道士说着,从葫芦里倒出些红色粉末,“这是雄黄酒,洒在符上,妖物触之即痛。”

沈砚舟一一记下,末了问:“若……若她不肯靠近供桌?”

“她会的。”道士意味深长地笑了,“她贪恋你,便是个死局。”

当日傍晚,沈砚舟回到破庙。

疏桐已在庙里候着,正踮脚擦供桌上的灰。月白裙角沾着些草屑,发间的碧玉簪在夕阳里闪着光。见他进来,她回头笑:“公子可算回来了!我去镇上寻你,跑了三条街都没寻着……”

沈砚舟望着她焦急的模样,喉头发紧。他想起道士的话,想起自己日渐虚弱的身子,想起祖父临终前的遗憾——他不能再错下去了。

“疏桐。”他开口,声音发哑。

疏桐的手顿了顿,转身看他:“公子可是饿了?我熬了粥,在灶上温着。”

“我不饿。”沈砚舟走到她面前,伸手摸她的脸。她的皮肤还是凉的,像块玉,可这次他没觉得心疼,只觉心慌,“疏桐,我有话问你。”

疏桐的眼睛微微睁大:“公子?”

“你……”沈砚舟盯着她的眼睛,“你是不是妖?”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