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 第93章 上 蛇蜕为引!李贞以“巫医合气”锁徐福

第93章 上 蛇蜕为引!李贞以“巫医合气”锁徐福(1 / 2)

第一节 虾形经络

寒武纪地层的裂缝里,蓝紫色的原始脉管像被冻住的血管,蜿蜒曲折地穿梭在岩层之间。徐福的意识像一股黑色的墨汁,正顺着这些脉管缓缓攀爬,所过之处,原本纯净的蓝紫色被染上浓重的黑,像清水里滴进了毒液,缓慢而坚定地侵蚀着每一寸脉络。

阿月的三棱针残片刚刺破冰层,一股刺骨的寒意就顺着针尖迅速爬上来,带着股铁锈般的腥气——那是奇虾特有的味道,混杂着寒武纪地层的腐殖土气息,令人作呕。她猛地抬头,呼吸在瞬间顿住:裂缝深处的阴影里,一只巨型奇虾正缓缓上浮,体型已膨胀到三十丈长,像一座移动的小山。它暗绿色的甲壳上布满了黑色纹路,这些纹路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与《灵枢·经脉》记载的“十二正经”丝毫不差:头胸部的纹路细密如网,对应着手三阴经(肺经、心经、心包经),从胸至手,脉络清晰;腹部的纹路粗壮有力,对应着足三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从足至头,气势磅礴;尾扇尖端那一点鲜红,恰好是督脉的终点“长强穴”,每根腹肢的摆动都带着邪气流动的轨迹,像一条活的巨型经络图在冰下缓缓蠕动,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它在模仿人体经络!”阿月胸前的鼎纹项链突然发烫,链坠投射出的全息屏上,林越的医案自动翻到某一页,泛黄的纸页上,墨迹在光中微微跳动:“徐福克隆体基因链含‘经络模拟序列’,可将生物躯体转化为‘邪气容器’,其纹路走向与《甲乙经》记载误差率<0.3%,实乃医道异化之极致。”她死死盯着奇虾复眼射出的两道红光,那些光线在冰面上交织,织出一张巨大的网,网眼竟是标准的“腧穴”形状,大小不一,却精准对应着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主要穴位,“它要把三域的能量顺着这张‘穴位网’吸进体内,用寒武纪的原始脉管当骨架,用秦宫与现代的能量当血肉,重新拼凑出一个新的完美体!”

奇虾的第一对步足突然猛地刺向现代实验室的方向,锋利的尖端像两把手术刀,瞬间将厚厚的冰层“咔嚓”劈裂。碎冰飞溅中,阿月的目光被步足尖端的一点微光吸引——那是一片蛇鳞,边缘还留着锯齿状的缺口,那是当年被徐福的蛊虫咬伤的印记,是李贞的蛇蜕鳞片。这片鳞片在红光中微微颤动,像一片濒死的叶子,却顽强地闪烁着,一个微弱的声音顺着裂缝传来,带着蛇信吐动时特有的嘶嘶声,断断续续,却异常清晰,是李贞的残魂:“阿月...用蛇蜕...”

阿月的心脏猛地一跳,她立刻想起背包里的蛇蜕。那是从东海基地废墟的瓦砾堆里找到的,完整得像一件墨绿色的披风,鳞片在光线下泛着银蓝相间的光泽,每片鳞的中心都有一个针尖大小的凹点,当时只觉得奇特,此刻想来,定有深意。她迅速卸下背包,小心翼翼地抖开蛇蜕,将它平铺在冰面上。就在蛇蜕完全展开的瞬间,那些凹点突然亮起,发出柔和的绿光,竟与人体的“八脉交会穴”位置完全重合: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八个穴位的光点连成一个完美的八角形,像一把巨大的锁,恰好套住了奇虾在冰面上投射出的“经络网”。

“八脉通于十二经,是邪气运行的总开关。”李贞的声音清晰了一些,鳞片的光芒随着她的话音起伏,像一盏微弱的呼吸灯,“徐福一直以为巫与医是两条永不相交的路,却不知道...我的这副蛇蜕,早就被扁鹊先生用‘长桑药熏法’养过四十九天——药汤里有当归、地龙、黄芪,都是通经活络的良药,每一片鳞片里都藏着药气,能认正经气,辨邪气...”她的声音突然发颤,带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公孙穴...鳞片在发烫...它在攻击冲脉...”

阿月低头看去,蛇蜕上对应“公孙穴”的鳞片果然在发烫,用指尖一碰,竟有些灼手,边缘已微微焦黑。而裂缝中的奇虾,腹部突然不正常地鼓起,对应人体“冲脉”的位置,黑色纹路正像一条即将破茧的虫,剧烈地跳动着,每一次跳动,都让冰面微微震颤。她胸前的项链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全息屏上瞬间弹出现代实验室的实时数据,红色的数字刺眼夺目:“已出现‘经络紊乱’病例37例——头痛者对应足厥阴肝经,腹痛者对应足太阴脾经,肢体麻木者对应手少阳三焦经...所有症状均与奇虾攻击的穴位完全同步!”

“快...按穴施针...”李贞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剧痛,鳞片的光芒忽明忽暗,仿佛随时会熄灭,“你手里的三棱针残片...是鼎耳所制...能破邪...我的残魂...能引气...我们...一起锁它...”

阿月握紧手中的三棱针残片,针尖的鼎气与蛇蜕散发出的药香在空中相撞,迸出细碎的火星。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投向奇虾身上对应的穴位,一场跨越时空的“锁邪之战”,即将开始。

第二节 蛇蜕现穴

蛇蜕在冰面上舒展,边缘微微翘起,像一条刚从冬眠中苏醒的蛇,正慵懒地伸展着躯体。阳光透过冰层的缝隙照在蛇蜕上,银蓝相间的鳞片反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阿月的指尖轻轻划过“列缺穴”的鳞片,那里的银蓝光泽最为明亮,仔细看去,鳞面上竟刻着一个极小的“肺”字,笔画纤细,边缘还留着湿润的痕迹,显然是用蛇信一点点舔刻出来的。她凑近闻了闻,鳞片上带着一股淡淡的药香,是当归混着地龙的独特味道——那是扁鹊“长桑药熏法”留下的痕迹。她想起林越医案中对这种方法的记载:“取长桑洞泉水三斗,入当归三两、地龙五条、黄芪五钱,煮沸后放入需熏之物,文火慢蒸四十九日,药气入肌理,可辨经络虚实。”原来,这蛇蜕在药汤中浸泡了七七四十九天,每一片鳞都已成为能感应经络虚实的“活穴位”。

“外关穴对应奇虾的第三对步足。”李贞的声音从“外关”鳞片里传出,带着一丝药汤的甘苦,“那里的纹路最粗,是邪气走少阳经的主干道...施针时要刺五分深,动作要快...就像扁鹊先生当年扎‘支沟穴’治疗便秘,一针就得通,拖不得...”

阿月握紧手中的三棱针残片,针尖因鼎气的加持而泛着淡淡的金光。她瞄准奇虾第三对步足的关节缝,那里的黑色纹路正像蚯蚓般蠕动,显然是邪气聚集的地方。她深吸一口气,手腕用力,针尖精准地刺入目标位置。几乎在同时,奇虾发出一声刺耳的嘶鸣,震得冰层嗡嗡作响。它胸甲上对应“内关穴”的位置突然凹陷,黑色纹路剧烈收缩,像一根被紧紧捏住的水管。冰面上蛇蜕的“内关”鳞片同时亮起耀眼的绿光,与步足的刺入口之间形成一道清晰的光柱,光柱中,能清晰地看到红色的邪气正被一股银白色的真气逼退,像退潮时的浊浪,狼狈不堪。

蛇蜕突然从冰面缓缓浮起,八个穴位的鳞片悬空,与奇虾身上的对应位置形成八条垂直的光柱,将奇虾牢牢地困在中央。光柱中,气流感变得清晰可见:红色的邪气粘稠如血,流动时带着“咕嘟咕嘟”的声响,像一锅即将沸腾的脏水;银白色的真气轻盈如雾,游走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长桑洞的药草在风中摇曳。

“这不是巫咒...”阿月突然愣住,李贞的“嘶嘶”声其实是有节奏的短句,仔细分辨,竟是“气从丹田起,沿督脉上行...过风府,入百会...顺足太阳经而下...”这与林越医案里“导引术”的口诀完全一致,只是用蛇语念出,尾音带着“嘶”的拖腔,更显古奥神秘,“您的巫咒,其实是经络行气口诀?”

蛇蜕的“后溪穴”鳞片突然发亮,光芒中隐约映出李贞的半张脸,眉骨高耸,嘴角还沾着药汤的褐色痕迹。“是扁鹊先生教我的...”李贞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他说,远古的巫祝最早是‘医工’的一种,咒语不过是给病人的‘定心符’,真正起作用的是...气的走向...就像你施针时...心里默念的‘补泻’...只是我用蛇语念出来,病人更容易相信,气也就更容易引导...”她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带着一丝释然,“他还说...我娘当年给人‘跳大神’时唱的‘驱邪歌’,仔细听,其实是《黄帝内经》的‘生气通天论’...只是换了个调子,加了些蛇信的嘶声,听起来更神秘罢了...”

就在这时,奇虾的尾扇突然猛地拍向冰面,“嘭”的一声巨响,红光瞬间暴涨,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蛇蜕的“申脉”鳞片瞬间变暗,原本明亮的银蓝色被染上一层墨黑,像被墨汁泼过。李贞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喘息,显然在与邪气激烈对抗:“申脉通阳跷...它在引寒武纪的阴寒之气...快...引秦宫的阳气...往这里灌...”

阿月立刻转动胸前的鼎纹项链,链坠的金芒瞬间变得炽烈,顺着“申脉”光柱注入蛇蜕。奇妙的是,蛇蜕的鳞片竟泛起秦宫地砖特有的暖黄色,与李贞残魂的药香、鼎纹项链的金芒缠成一股金绿色的绳,像一条坚韧的鞭子,将黑色的阴寒之气一点点逼回奇虾体内。冰面上的“八脉交会图”突然开始旋转,八个穴位的光柱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像一台功率强大的气泵,开始反向吸收奇虾体内的邪气。奇虾的甲壳上,黑色纹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色,露出底下暗绿色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