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玄把兵部的文书叠好,塞进怀表夹层。那张纸不大,分量却不轻。他站在德胜门外,风从城墙缝里钻出来,吹得衣角一荡一荡。
灵汐蹲在石狮子头上,小树布偶抱在怀里,脚丫子晃着:“星星哥哥,我们是不是该走了?再不走,于叔又要给我们塞点心了。”
“嗯。”星玄点头,“该走了。”
他刚完成任务,系统发了奖励,脑子清楚得很。他知道继续留在这里没意义。于谦能活下来,不是靠他一个人撑着,而是整个局势稳住了。百姓信他,士兵听他,连皇帝都不敢轻易动他。这种局面,比什么护身符都管用。
他要是再掺和下去,反倒容易出事。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哪个不是死在“多管闲事”四个字上。
正想着,远处传来脚步声。一队禁军列道分开,中间走来一人,身穿朝服,手里捧着红木托盘,上面盖着黄绸。
是于谦。
星玄没动,灵汐也安静下来,抱着小树乖乖坐好。
于谦走到近前,站定,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温和。“星大人,老夫知道你不会久留。”
星玄笑了笑:“您太了解我了。”
“不是了解,是看得明白。”于谦把托盘往前一送,“你来时无声无息,走时也不该悄无声息。这块匾,是我亲手写的,不算名贵,但字字出自肺腑。”
他掀开黄绸,露出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四个大字——忠肝义胆。
笔锋刚劲,力透木背。
星玄伸手接过,沉甸甸的。他低头看了会儿,又抬头:“于公,这四个字太重,我担不起。”
“你担得起。”于谦声音不高,却很稳,“昨夜敌军退了,城中百姓没欢呼,只是点亮了灯。那一盏盏灯火,不是为胜利亮的,是为安心亮的。这份安心,是你和灵汐姑娘带来的。”
星玄没说话,只是把牌匾轻轻抱在胸前。
灵汐从石狮子上跳下来,蹦到于谦脚边,仰头看着他:“大哥哥,我们给你带了礼物!”
她从星砂斗篷里摸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种子,像是用水做的,里面还有光在流动。
“这是灵泉养出来的种子,种在院子里,会长出守护国家的花!”灵汐举得高高的,“它不怕冷,不怕坏人,只要心里想着大家,花就会一直开!”
于谦低头看着,愣了几秒,然后笑了。他蹲下身,双手接过:“好,我亲自种在书房前,天天看着。”
“记得浇水哦!”灵汐叮嘱,“不能用脏水,要用干净的井水,不然它会生气,不开花!”
“记住了。”于谦认真点头,“绝不马虎。”
星玄在一旁看着,忽然觉得有点暖。他见过太多世界的告别,有哭的,有喊的,有跪地不起的。可这一次,谁都没激动,也没说太多话,但每一句都落在实处,像钉子敲进木头,稳稳当当。
他把牌匾收进怀表空间,和《火龙经》放在一起。那边刚建了个“大明典藏区”,现在正好用上。
“于公。”他说,“我们会记得这里的。”
“我也记得你们。”于谦站起身,拍拍膝盖上的灰,“以后若路过京城,不必躲藏,直接来府上喝杯茶便是。”
“好。”星玄笑,“下次带点别的世界的小零食,您肯定没吃过。”
“比如?”于谦挑眉。
“比如辣条。”星玄一本正经,“配茶绝佳。”
于谦愣住,随即哈哈大笑:“那我可得备好凉水。”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再多说。
夕阳慢慢压下来,紫禁城的屋檐被染成金色。街上行人多了些,有挑担的,有遛狗的,还有孩子追着风筝跑。一切都回到了正常的样子。
灵汐牵住星玄的衣角:“星星哥哥,我们回家吧。”
星玄最后看了一眼于谦。老人正弯腰在地上挖坑,动作一丝不苟,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他把那颗种子轻轻放进去,再一捧一捧地填土,拍实。
风吹过新土,带来一点湿润的气息。
星玄没动,就那么站着。
灵汐也不催,乖乖等在旁边。
过了会儿,星玄低声说:“你说,那花真能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