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边缘的回响”发布会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让“数字乐府”和“音核”平台彻底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之前持观望态度的资本纷纷递来橄榄枝,国际顶级音乐院校和机构寻求深度合作,各类媒体采访邀约络绎不绝。林清音每天需要处理的文件和参加的会议呈指数级增长,团队规模也在急速扩张。
这天,她同时收到了两份重量级邀约。
一份来自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希望以“数字乐府”为核心技术支撑,牵头组建“国家数字音乐文化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这意味着项目将正式纳入国家级文化战略层面。
另一份,则来自一家国际顶级的流媒体巨头,提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全资收购方案,金额高到足以让任何人财务自由。
一边是代表最高认可和更大责任的国家使命,一边是足以实现个人财富跃迁的商业诱惑。林清音站在事业的十字路口,陷入了沉思。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选择,更关乎整个团队和项目未来的方向。
晚上,她将两份文件带回家,放在了书房桌上,眉头微蹙。
江以辰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那两份文件,以及她脸上罕见的犹豫。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先倒了一杯温水递给她,然后才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姿态放松。
“纠结了?”他语气平静,仿佛在讨论晚餐吃什么。
林清音叹了口气,指着那份收购方案:“这个数字,确实很惊人。团队里一些年轻人,可能会更倾向于这个选择,毕竟……现实压力摆在那里。”
她又指向那份部里的文件:“但这个实验室,意义完全不同。它是平台,是背书,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只是……未来的投入和压力也会更大。”
江以辰静静听完,没有直接告诉她该选哪条路,而是问了一个问题:“抛开所有外部因素,你最初做‘数字乐府’,是想把它变成一个装在套现盒子里、标注着价码的商品,还是想让它成为一条能一直流淌、滋养更多人的河流?”
他的问题,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林清音心中的迷雾。
是啊,她最初在深夜琴房苦苦练习,后来奔走呼吁,投入无数心血,不就是为了让那些美好的声音不被遗忘,能跨越时空,与更多人共鸣吗?财富固然诱人,但那条能一直流淌的“河流”,才是她心底真正的渴望。
她的眼神瞬间变得清明而坚定:“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选了。”
她拿起那份部里的文件,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斗志的笑容。
江以辰看着她重新亮起来的眼眸,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他知道,他的旋律,从来都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