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音带回来的田野资料,经过技术团队夜以继日的整理和算法优化,最终以一场名为“听见边缘的回响——‘数字乐府’濒危乐种数字化成果初探”的线上发布会形式,重磅推出。
发布会通过“音核”平台和多家国际学术媒体同步直播。当那些古老而奇异的歌声、复杂而神秘的器乐演奏,伴随着精准的数字转译图谱和深入浅出的文化解读呈现在屏幕上时,整个学界为之震动。
这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是实打实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学术成果。林清音团队不仅证明了技术能够攻克最复杂的传统音乐数字化难题,更重要的是,他们为全球濒危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华夏方案”。
之前因压力而婉拒合作的几位学者,私下发来了祝贺信息,言辞间不乏钦佩与感慨。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机构和媒体,纷纷主动联系要求专访或合作。“数字乐府”和“寰宇音心”项目的声望,不仅没有因之前的打压受损,反而借此机会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江父在学术圈设置的壁垒,在这股由鲜活、独特的文化瑰宝汇聚成的洪流面前,不攻自破。他甚至接到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友电话,言语中不乏对林清音和她团队工作的赞赏,暗示他“不要因小失大”,“年轻人的事业值得鼓励”。
这场漂亮的翻身仗,让林清音在事业上迎来了真正的“破晓之光”。她站在发布会的主讲台上,自信从容,光芒四射,仿佛所有曾经的阴霾都只是为了衬托此刻的璀璨。
然而,在这高光时刻的背后,江以辰的守护从未松懈。
发布会当天,他推掉了所有非必要的行程,坐镇家中书房,面前的多个屏幕分别显示着发布会的实时直播、网络舆情监控数据、以及陈明传来的安保简报。
果然,在发布会引发热议的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在网络上悄然出现。有匿名账号开始深挖林清音的“背景”,暗示她“借助江家资源上位”,甚至影射她之前的国际荣誉“水分很大”。同时,几个可疑的IP地址试图攻击“音核”平台的服务器,显然是想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
“清理掉。”江以辰看着舆情监控屏幕上那些恶意的评论,眼神冰冷,对着通讯器那头的陈明下达指令,“查到源头,固定证据。网络上的,三分钟内消失。攻击服务器的,反向追踪,给他们点教训。”
他的指令简洁而高效。不过几分钟,那些负面评论如同被无形的手抹去,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攻击服务器的IP,很快就被追踪到海外,并被一股更强大的数据流反制,短时间内彻底瘫痪。
这些暗处的风波,甚至没有传到正在接受鲜花与掌声的林清音耳中。
与此同时,对慕慕的保护也升级了。江以辰以“孩子需要更稳定的成长环境”为由,婉拒了几家希望通过采访“音乐神童”来蹭热度的知名媒体。他甚至调整了慕慕去早教中心的时间和路线,确保不会给任何有心之人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