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过分!”另一位将领秦明按捺不住怒火,腰间长刀出鞘半截,寒光凛冽,“刘延庆那厮临阵脱逃,害得禁军溃散,反倒污蔑主公见死不救!朝廷不分青红皂白便断我供给,真当我燕云铁骑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末将请战!率军南下,直捣汴梁,清君侧,诛奸佞!”
此言一出,堂内瞬间响应如潮。
“请主公下令!我等愿随主公南下!”
“拼了这条命,也要让汴梁知道我燕云的厉害!”
众将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提兵出征,将朝堂上的腌臜事一并清算。范正鸿端坐不动,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待堂内喧哗稍歇,才缓缓抬起手,摆了摆。
那看似轻描淡写的动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堂内瞬间鸦雀无声。
“诸位稍安勿躁。”范正鸿声音沉稳,不见半分怒意,“朝廷断粮,看似绝境,实则不足为惧。”他转头看向身侧一袭青衫、面色沉静的赵鼎,“赵先生,烦请带诸位将军去看看我们的粮仓。”
赵鼎颔首应诺,对着众将拱手道:“诸位将军,请随我来。”
众将虽满心疑惑,却还是按捺住怒火,纷纷起身跟随赵鼎走出议事堂。穿过两道长廊,便是燕云王府的核心粮仓区域——多座巨大的库房依山而建,朱漆大门紧闭,透着厚重的安全感。
赵鼎示意护卫打开库门,随着“吱呀”一声巨响,满仓的粮食瞬间映入众将眼帘,让所有人都惊得驻足而立。
第一座库房内,金灿灿的小麦、稻谷堆成了山,散发着饱满的谷香;第二座库房里,玉米棒子挂满了横梁,金黄的颗粒饱满紧实,麻袋里的小米、高粱码得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头;第三座库房更是令人惊喜,硕大的红薯、土豆堆积如山,层层叠叠,几乎要顶到库房的横梁,散发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这……这是……”呼延灼走上前,伸手拿起一个沉甸甸的红薯,满脸难以置信,“主公,我燕云何时有了这么多粮草?”
赵鼎微笑着解释道:“诸位将军有所不知,主公早在六年前便推行‘耕战合一国’之策,在燕云十六州推广玉米、红薯、土豆这些易活高产的作物,又下令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三年免税期以过,如今北疆百姓自给自足不说,每年还能结余大量粮食,这些便是三年来积攒的储备,足够十万甲兵吃上三年有余。”
“不仅如此,”赵鼎补充道,“主公还推行土地改革,将昔日豪强兼并的土地分给无地百姓,减免赋税,百姓们自发性很高,加上主公先前未卜先知,我们买的,与方腊交易所得与九州的赋税,如今我燕云军民同心,粮草充盈,岂会被汴梁那点伎俩难住?”
众将看着满仓的粮食,又听着赵鼎的话,先前的怒火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振奋与安心。秦岳哈哈大笑道:“好!太好了!有如此多的粮草,何惧朝廷断供?那高俅、刘延庆怕是做梦也想不到,我燕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缺粮少草的北疆之地了!”
“主公深谋远虑,我等不及也!”呼延灼对着议事堂的方向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敬佩,“有主公在,有这满仓粮草在,有燕云军民同心,别说断粮,便是汴梁真要兵戎相见,我等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将齐声附和,士气高昂,先前的凝重与怒火,尽数化作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底气。
消息传回议事堂,范正鸿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看向窗外北疆的苍茫夜色,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高俅、刘延庆,你们想断我生路?殊不知,这燕云之地,早已是我范正鸿的铁打江山。汴梁的算计,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他抬手传令:“传我将令,粮草充足之事告知全军将士,稳定军心。另,整肃军备,加强北疆防务,谨防汴梁耍其他花招。至于朝廷的旨意……”范正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暂且搁置,待我处理完西征事宜,再给赵佶一个答复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