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的血腥气尚未散尽,知府衙门后堂已是烛火通明。蔡九知府一身官袍沾满尘土,面色铁青地伏在案前,手中狼毫笔颤抖不止,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个个乌黑的墨点。
“逆贼!皆是逆贼!”他咬牙切齿,笔尖在纸上划过刺耳的声响,将宋江题反诗、戴宗通敌、梁山劫法场的经过一一写下,字里行间满是惊惶与怨毒。“父亲大人,梁山草寇数千之众,悍勇异常,江州兵丁死伤惨重,黄文炳先生于乱中被贼一戟枭首,头颅至今不知所踪!”
写到黄文炳之死,蔡九的手愈发颤抖,父亲定然震怒。他深吸一口气,续写道:“贼寇已携宋江、戴宗突围西去,料想是返回梁山。江州城防受损,人心惶惶,恳请父亲大人速发天兵,围剿梁山,捉拿反贼,以正国法!”
写完,他猛地将笔掷在案上,对身旁亲卫厉喝:“即刻派快马送此信进京,务必亲手交到太师手上,不得有任何延误!”亲卫躬身领命,揣着密信连夜冲出江州城,马蹄声消失在沉沉夜色中。
与此同时,离江州城百里之外的一处破庙内,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梁山众人疲惫却亢奋的脸庞。李逵赤裸着上身,伤口草草用布条包扎,正大口啃着烤得焦黑的牛肉,嘴里还骂骂咧咧:“那黄文炳的狗头,被兄弟一下劈成两半,解气!解气!”
宋江坐在一旁,虽面色苍白,眼中却燃着火焰。此次死里逃生,让他更坚定了拉杆子、谋大事的心思。吴用正与晁盖商议后续路线,杨志、张横等人则擦拭着兵刃,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烤肉的混合气息。
“诸位兄弟,此次劫法场,多亏了大家舍命相救,宋江没齿难忘!”宋江站起身,对着众人拱手,语气诚恳,“如今咱们虽暂时脱离险境,但朝廷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日后路途艰险,还需诸位同心协力!”
“宋哥哥说的是!”众人齐声应和,看向宋江的目光满是敬重——经此一役,他的威望与势力,已隐隐有超越晁盖之势。
夜色渐深,众人连日奔袭,早已疲惫不堪,纷纷靠着墙壁或树干睡去。篝火渐渐黯淡,只有值夜的弟兄握着兵刃,警惕地盯着庙外动静。
三更时分,破庙后门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一道瘦高的身影如鬼魅般溜了进来。此人身着灰布长衫,面容清瘦,眼神却极为锐利,正是昔日田虎麾下第一谋士范权。田虎被范正鸿剿灭后,他侥幸逃脱,辗转流离,得知宋江在江州劫法场震动朝野,深知此人野心不小、日后必成气候,便一路追踪而来。
范权脚步极轻,避开值夜弟兄的视线,径直来到宋江歇息的角落。宋江本就未曾深睡,察觉到动静,猛地睁开眼,手悄然按在腰间短刀上,低声喝问:“谁?”
“宋公明哥哥莫慌,”范权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在下范权,曾效力于田虎麾下,今日特来投奔哥哥,愿效犬马之劳!”
宋江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田虎被燕王府剿灭之事,他早有耳闻,眼前这人既是田虎旧部,为何要来投奔自己?“田虎已败,你为何不去投他人,反倒来找我?”
范权微微一笑,目光扫过熟睡的晁盖等人,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燕王府范正鸿狼子野心,剿灭田虎不过是为护持自己的势力;晁盖天王虽仁厚,却无争霸天下之格局。唯有哥哥,题反诗显豪情,聚豪杰有义气,日后必能成就大业!”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在下虽无缚鸡之力,却略通谋略,可助哥哥运筹帷幄,招揽贤才,燕王府的打击。田虎旧部尚有数十散落在各地,只要哥哥点头,在下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将他们尽数召来,为哥哥增添助力!”
宋江闻言,心中一动。他深知自己虽有威望,却缺一个得力的谋士辅佐,范权身为田虎旧谋,定然有过人之处,且能召来旧部,这对自己扩充实力极为有利。他凝视着范权,见其眼神真诚,不似有诈,便缓缓松开按刀的手,沉声道:“你若真心投奔,我便信你一次。但日后若敢有二心,休怪我宋江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