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征辽西(1)(2 / 2)

接着,他看向已添白发的王舜臣:“舜臣,你率一万兵马,为西路,取青龙。青龙地处山地,地势险要,辽军在此设了三处烽燧,互为犄角,一旦示警,则我军奇袭之功尽弃。你需先派一支精干小队,攀山越岭,拔除这三处钉子,再率主力从隐蔽小道突袭,务必做到悄无声息,斩断辽人消息传递。”

“末将明白!”王舜臣躬身应道,声音洪亮。他弓箭出奇,对付那些盘踞在山头的辽兵哨所,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最后,范正鸿的目光落在了沉稳如山的卞祥身上:“卞将军,你率一万兵马,为南路,取泽州。泽州是辽西最大的粮食中转站,守军必会拼死抵抗。你不必急于攻城,可先围而不攻,派兵断其粮道,再在城外广布疑兵,动摇其军心。等城中粮尽,人心思变之时,再派人劝降。若劝降不成,再行强攻。记住,我要的是一座完整的泽州,尽量减少将士伤亡。”

“末将领命!”卞祥沉声应下。他用兵向来以稳着称,围点打援、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他的长处。

部署完毕,范正鸿环视三人,语气愈发郑重:“四路兵马,首尾相应,每日午时,必须派人传递军情,不得有误。若遇辽军主力,切勿恋战,更不可硬拼,即刻以信鹰传信与我,咱们合兵一处,再图破敌。记住,此战之要,不仅在攻城略地,更在安抚百姓!我军所到之处,不许扰民生、不许掠民财、不许辱民女——燕云的百姓盼安稳,辽西的百姓也一样!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王师,不是匪寇!”

“末将谨记王爷教诲!”三人齐声应和,声音铿锵有力,震得厅内的灯笼都微微晃动,烛火跳跃,映着他们一张张坚毅的脸庞。

就在这肃杀的气氛中,一声清脆的童音打破了沉寂。范承燕不知何时跑了过来,他抱着一把小小的木剑,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担忧与懂事:“爹爹,你要去打仗吗?承燕会乖乖在家,等爹爹回来!”

范正鸿心中一软,所有的肃杀与决断瞬间化为绕指柔。他弯腰抱起儿子,用粗糙的指腹轻轻摸了摸他柔软的头发:“好,爹爹很快就回来,给你带辽西最大最红的糖葫芦。”他转头看向赵持盈,眼中满是化不开的温柔与歉疚,“我走后,府里的事又要麻烦你了,安大夫每隔三日会来为兀鲁诊脉,提醒他要按时喝药,别惦记我,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夜色渐深,陈希真、王舜臣、卞祥三人告辞离去,他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各自回营,将命令化为行动。范正鸿陪着赵持盈和范承燕在院中又看了会儿花灯,直到小家伙在怀里困得打起了哈欠,才抱着他回房。那一夜,范正鸿几乎未眠,一间间房走着,只是静静地看着妻儿的睡颜,将她们的模样深深刻在心里。

次日,天未亮,寅时刚过,檀州城外的校场上便已号角齐鸣,旌旗招展。四路兵马列成四个巨大的方阵,如四块沉默的钢铁。将士们身着冰冷的铠甲,手持雪亮的兵刃,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冰霜,但他们的眼中,却燃烧着熊熊的战意。

范正鸿一袭玄色戎装,外罩金丝软甲,腰间佩着那柄由汤隆重锻、削铁如泥的断岳刀。他策马立于阵前,身姿挺拔如松。他目光扫过麾下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声音洪亮如钟,响彻云霄:“将士们!今日,咱们北上伐辽!拿下宽城、承德、青龙、泽州,为燕云,也为天下百姓,打出一片安稳天地!天下有唐地,那里的人安居乐业,我就要带着你们马踏瀚海,为我们打出一个大大的和平。”

“出发——!”数万将士齐声呐喊,声浪如山崩海啸,震得校场边缘树梢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四路兵马依次启程,马蹄踏在冰封的路面上,发出清脆而密集的声响,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朝着辽西的方向疾驰而去。范正鸿勒马回头,最后望了一眼幽州城的方向,那片灯火阑珊处,有他最深的牵挂。随即,他猛地一扬马鞭,胯下通体乌黑的“追风”马如离弦之箭般嘶鸣一声,汇入滚滚洪流之中,消失在熹微的晨光与漫天的风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