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水浒,猎国之武正 > 第167章 离汴京,回幽州

第167章 离汴京,回幽州(1 / 2)

中秋之夜,月华如水。

范府的家宴,气氛却有些微妙的怪异。

主位上,范正鸿与完颜兀术对坐,一个从容淡定,一个锋芒内敛。赵持盈带着完颜兀鲁和孩子们,则在不远处的另一桌,时不时地给孩子们夹菜,努力维护着“家人团聚”的温馨气氛。

完颜兀术看着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媳妇,眼中流露出难得的温情,但每当他的目光扫过范正鸿,那份温情便会瞬间被一种审视与探究所取代。

“姐夫,这汴京的月饼,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兀术咬了一口月饼,看似随意地说道,“只是不知,这繁华之下,是否也如这月饼一般,内里藏着乾坤?”

范正鸿微微一笑,给他斟满一杯酒:“四皇子多虑了。大宋虽繁华,却也并非没有忧患。只是有些事,急不得。就像这月亮,总要等到十五,才算最圆。”

“说得好!”兀术大笑,“那我便等着,看这月亮,究竟有多圆!”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

范正鸿换上了一身朝服,独自一人,又一次走进了那座象征着大宋权力巅峰的宫殿——宣和殿。

与往日不同,今日的宣和殿,没有群臣议政的肃穆,反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丹香与檀香混合的奇异味道。殿内光线昏暗,香烟缭绕,仿佛不是人间朝堂,而是仙境道场。

龙椅之上,宋徽宗赵佶并未身着龙袍,而是穿着一身宽大的八卦道袍,头发用一根玉簪束起,正闭目养神,仿佛已经入定。他面前的案几上,摆的不是奏折,而是一尊青铜炼丹炉。

“臣,范正鸿,参见陛下。”

范正鸿躬身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过了许久,宋徽宗才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神有些迷离,带着一丝不食人间烟火的飘忽。

“是正鸿啊……”他轻声说道,声音有些慵懒,“何事啊?朕这炉‘九转金丹’,正到关键时刻呢。”

范正鸿心中一沉,但面上不露分毫。长久没见,一个积极进取的皇帝却成了如此,他知道,现在与这位沉迷道法的皇帝说话,必须用他能听懂的语言。

“启禀陛下。”范正鸿不提“联盟”,也不提“战争”,而是换了一种说法,“臣夜观天象,见北方帝星暗淡,妖气冲天,此乃大辽气数将尽之兆。天道有常,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大宋若能顺应天道,行雷霆之举,则汉唐故地,不日便可重归王化。”

“天道?妖气?”宋徽宗的眼睛亮了一下,显然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哦?详细说说。”

“臣以为,辽属木,常年滋污养秽,今新兴之女真,以‘锐金之气’,荡涤辽国百年之‘秽气’。此乃以天地为炉,以两国为药,炼一粒‘收复唐土’的无上金丹。待功成之日,陛下不仅是人间帝王,更是顺应天道、功参造化的有道明君,届时,即使是秦皇汉武武功亦不足与陛下相比。”

这番话,正中宋徽宗的下怀。他抚掌大笑:“好!好一个‘金丹’!正鸿啊,你不仅是朕的帅才,更是朕的道友啊!”

他兴致高昂地站起身:“准了!此事,便全权交由你处置!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朕只要一个结果——辽不可留,天道彰显!”

“臣,遵旨。”范正鸿心中大石落地,再次躬身。

“对了,”就在他准备退下时,宋徽宗又叫住了他,“朕听闻,你与金国完颜阿骨打结为儿女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