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水浒,猎国之武正 > 第139章 汴梁河上贤士来,真龙天子湖中出。

第139章 汴梁河上贤士来,真龙天子湖中出。(2 / 2)

“少年血性,燕王勿怪。只是老朽想请教——”

“当今圣上,虽有才情,却无雄主之魄;朝中诸公,多是蝇营狗苟之辈。燕王您,破辽而归,威震海内,却主动请缨来这京东东路,您以为,老夫看不出您的用意吗?”

“京东东路,民风彪悍,盗匪横行,更有各山各家,盘踞多年。”闻焕章继续说道,“朝廷派您来,是希望您能平定此地,但更是希望您能折戟沉沙,损兵折将,消磨您的威望。如果是胜了是他的功绩,如果是败了是您的罪责。”

范正鸿沉默不语。闻焕章说的,句句都戳在他的痛处。他确实是在走钢丝,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所以,先生来,是给我指一条明路?”范正鸿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

“明路,就在燕王自己脚下。”闻焕章的目光再次落到那木盒上,“京东路不安,天下难宁。您若能在此地立下不世之功,安抚百姓,剿灭各山,让京东东路成为大宋最安稳之地,那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待您?朝中那些清流,又会如何看待您?到那时,您行伊霍之事,谁会不从?”

“可这,与这方玉玺,又有何干?”范正鸿追问。

“这是定心丸。”闻焕章的声音压得更低,“燕王,您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有时候,您不想争,可有人会逼着您争。您手握重兵,威望日隆,朝廷能睡得安稳吗?他们今日能将您调离京城,明日就能寻个由头,夺了您的兵权,甚至……要了您的性命。这方玉玺,是告诉您,您有别的选择。它不是让您立刻登基称帝,而是让您在危难之时,有一个可以号令天下的名分。它是您的底牌,是您最后的保障。”

范正鸿的心,彻底乱了。他一生自负,认为自己能掌控一切,但闻焕章的出现,像一颗石子,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千层巨浪。他看着那木盒,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杀伐与荣耀,也充满背叛与血腥的世界。

“我若是不收呢?”范正鸿的声音有些沙哑。

闻焕章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决绝:“那老夫与这孩子,便今日葬身于此河。这玉玺,也重归水底。燕王,您是个做大事的人,应该知道,机会,错过了,便不会再有。老夫能寻到您,是您的运气。若被别人寻去,比如……杭州的那位,或是北方的金人,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指尖蘸了少年指缝的血,在案上缓缓画出一道弯弧,像一条没画完的河。

“若此物真是昔年秦皇旧玺,燕王敢不敢让它再沾一回春水?”

范正鸿垂目看那血线,良久,忽问:“先生要多少船、多少兵、多少银?”

闻焕章摇头:“老朽只要燕王一句话——

来日若真到九五之阶,肯不肯将天下作燕云之地,将万民做燕云之民!”

舱中灯火猛地一跳,灯花炸开,映得玉玺盒缝透出一线青辉,像里头藏了只睡醒的龙。

范正鸿起身,推开舷窗。远处沧州方向,夜雾里有三点火把,正是秦明、王焕、呼延灼南下先锋。火头映在水里,像三条蜿蜒的赤龙,正悄悄游向京东东路腹地。

他背对二人,声音混进涛声:

“先生可知,我此番南下,本只带了陆登,马灵两个心腹。

可此刻——”

他回首,眼底映着火把,也映着那方不曾再开的玉盒:

“我忽然想再带两人。”

闻焕章微微一笑,似早已料到,牵少年起身,一揖到地:

“老朽闻焕章,携劣徒沈兰舟,愿附燕王尾骥。”

少年抱琴,血珠顺琴腹滚落,滴在船板上,竟与先前那滴朱砂印泥一般,烙出一朵细小的梅花。

他伸出手,将那木盒打开。玉玺的温润光泽,在昏暗的船舱里,显得格外神秘。那五条螭虎,仿佛活了过来,在盒中盘旋游走,充满了力量感。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范正鸿低声念着这八个字,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从他收下这方玉玺开始,他的人生,已经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范正鸿抬手扶起,掌心却悄悄覆在那只木盒之上,指腹摩挲着螭虎钮,像摩挲一枚未爆的雷。

“叫马灵来。将此物务必封好交给夫人,告诉她十万火急,此物不可轻出,无论盘诘如何,不可卸出,事关身家性命,事急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