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魏王府宴(2 / 2)

他连忙下车,快步上前,执意行了完整的臣子之礼,口中连称“不敢劳殿下久候”。

宴席设于魏王府暖阁之内,珍馐美馔,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李泰更是亲自把盏,言辞恳切,感谢王珪一年来在文学馆的辛劳与教诲。

然而,王珪却是食不知味,酒难入喉,心神始终难以安宁。

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太子谋反”四字,目光几次掠过坐在不远处的韦挺,又看向主位上意气风发的李泰,嘴唇微张,最终却还是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

他这般神思不属的模样,落在韦挺眼中,自然被解读为还对之前吏部考核引发的两家不快心存芥蒂。

韦挺略一沉吟,便主动端起酒杯走了过来,语气带着和解的意味。

“叔玠公,今日难得欢宴,我敬您一杯。往日些许小事,皆因族中子弟不肖所致,还望公勿要再萦怀。”

王珪闻言,知他误会,正好借此下台。

他举杯与韦挺相碰,一饮而尽,随即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苦笑,低声道:“韦兄多虑了。老夫并非为此,实在是……唉。

是为了家中三郎敬直与南平公主的婚事,心中有些焦虑,恐小儿失仪,有辱天家体面,故而有些走神了。”

坐在上首的李泰耳尖,听到“南平公主”四字,立刻朗声大笑起来,声音洪亮地接过话头:

“王公啊王公,您这真是多虑了!您是本王倚重的师傅,南平是本王的亲妹妹,不久之后更是您名正言顺的儿媳,此乃亲上加亲的美事!您有何可忧?

即便日后三郎在公主府中或宫中真遇到什么难处,理不清的,尽管让他来寻本王便是!本王这个做兄长兼姐夫的,还能不替他做主吗?”

他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亲昵与保证。

王珪连忙起身,向李泰微微躬身:“殿下厚爱,老臣与犬子感激不尽。” 话虽如此,他心中的沉重却并未减轻分毫。

宴至中途,又有几位重量级人物到来,分别是杜如晦之弟、魏王府属官杜楚客,房玄龄次子、驸马都尉房遗爱,以及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亦是驸马的柴令武。

三人见到王珪,皆执礼甚恭,尤其是房遗爱与柴令武,以子侄辈自居,态度谦逊。

王珪见到房遗爱,便关切地问道:“遗爱,今日大朝,未见梁国公身影,听闻是贵体欠安?不知眼下如何了?”

房遗爱连忙回答:“有劳王尚书挂念,家父只是偶感风寒,太医已瞧过,说是需静养几日,如今正在府中服药将息。

家父还特意嘱咐小侄,见着王尚书定要代他问好,也请尚书为了朝廷,务必珍重身体。”

王珪点头感叹道:“梁国公乃国之柱石,万望早日康复。也请转告梁国公,务必善加保养。”

他口中说着关切之语,心中却是不由自主地又是一动,房玄龄在此刻称病,是真的偶然风寒,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风雨欲来的气息,故而暂避锋芒?

这个念头一起,更让他觉得这暖阁之内的欢声笑语背后,仿佛潜藏着无尽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