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宫廷宴席(二)(2 / 2)

这一道旨意,让不少人的目光投向了王珪。

王家本就世家大族,今又出一驸马,圣眷之隆,可见一斑!

王珪面带荣耀,带着身旁的王崇基与王玉瑱出列,深深叩拜:“臣(臣子)领旨,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后一道旨意,关乎另一大权贵之家:

“门下:赵国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温良恭俭,才德兼备,与朕嫡长女长乐公主婚期,定于本年六月初六。着礼部会同太常寺,详定仪注,妥善办理。钦此!”

长孙无忌与长孙冲亦出列谢恩,态度恭谨。长孙冲与长乐公主的婚事早已内定,如今只是正式公布婚期。

联姻,自古以来便是巩固权力、维系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陛下此举,在褒奖功臣、施恩皇室的同时,无疑也在重新编织着一张关乎权力平衡与未来格局的大网。

房家、王家、长孙家,通过这桩桩婚姻,与皇权的绑定愈发紧密。

然而,在这看似皆大欢喜的联姻背后,又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审视、权衡、乃至忌惮?

帝后高踞御座,俯瞰着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与子弟们。宫宴的欢声笑语之下,权力的暗流,已然随着这几道旨意,开始了新的涌动。这场除夕次日的宫宴,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简单的庆典。

旨意过后,宴会自然开始。只是各色菜系都有些微凉,奇怪的是各位大臣好像丝毫没吃出来差别,饮酒作乐好不乐乎。

高台御椅之上,长孙皇后凑到李世民耳边,低声软语几句,李世民便向王珪方向看来,随后笑着点点头。

马上,一旁的小太监走了过来,恭敬道:“王丞,陛下宣您去近前谈话。”

由于王玉瑱太久没去太常寺,王丞这个称呼很久没人这么喊过了,他还没反应过来,正对着一道凉拌菜使劲呢。

王崇基摇头无奈笑了笑,拍了拍王玉瑱的肩膀:“二郎,陛下喊你过去。”

王玉瑱这才反应过来,擦了擦嘴整理了一下衣摆,跟着小太监走了过去。路过的众位大臣和嫡子们,也都纷纷侧目。

“臣,太常丞王玉瑱,参见陛下,见过皇后。”王玉瑱规矩的参拜道。

李世民今日似乎心情很好,又是饮了一些酒,状态有些微微兴奋,难得笑着打趣起小辈来。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酒盏,目光如古井无波,看向王玉瑱:“王爱卿,休沐可还舒畅?朕近日翻看前朝典籍,自隋至今,这青史之上,还未曾有过因内宅之喜而累月不朝的先例。爱卿,你此番可是开了朕的眼界了。”

王玉瑱被打趣的脸色一红,纵然是他脸皮厚如城墙,也抵不住这位千古一帝的出言调侃。

长孙皇后蹙起眉头似是不悦的推了一下李世民,她耳语叫来王玉瑱,是想见识见识这位酒谪仙的才华,可不是让你在这发人家牢骚的。

于是,长孙皇后从容进言道:“臣妾以为,王丞此举并无不妥。王玉瑱之妻既已为王家喜得嫡脉,乃是延续宗祧、承继家业的大功。初为人父,心系妻儿,亦是人之常情,舐犊之深,实可体恤。古人云‘家和万事兴’,陛下若能体恤臣下,成全这一段佳话,不也正是以仁德立政、以孝道治天下的体现吗?”

王玉瑱正暗自思忖该如何解释,未及开口,长孙皇后却已先一步为他出言开脱。

这一刻,他心中蓦然一动——原来史书所载不虚,这位皇后之贤,不仅在言,更在用心。

身为穿越者的他,虽早知道长孙皇后在青史中的美名,但亲历其境,才真正体会到何谓“一代贤后”的气度与温度。

他敛衣躬身,朝着皇后与皇帝深深一拜,语气诚恳而敬重:“臣,谢陛下、皇后成全之恩,袒护之情,此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