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回访崔氏(1 / 2)

今日恰逢王珪休沐,府中一早便传下话去,阖家一同用早膳。

除了需要静心安胎的楚慕荷,以及身体不便、饮食需格外小心的王惊尘未到之外,其余人皆齐聚饭厅。

膳毕,大嫂崔嫋嫋便主动提出去王玉瑱院子里陪着慕荷说说话,妯娌间如今关系越发融洽。

三郎王敬直则一抹嘴,急匆匆地便要赶回白鹭书院。

自打王玉瑱在白鹭诗会上大放异彩,狠狠挫了郑氏威风后,王敬直往书院跑得比以前勤快了十倍不止。

尤其是年关将近,书院眼看便要放假,他更是抓紧这最后时光,去好生享受一番同窗们因敬佩其兄而对他产生的追捧与羡慕。

王珪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也只是摇头失笑,并未阻拦。

哪个少年人不贪恋这等前呼后拥、与有荣焉的感觉呢?

待女眷和幼子离去,饭厅内便只剩下王珪、王崇基与王玉瑱父子三人。

王珪起身,引着两个儿子来到正堂。

落座后,王珪对王崇基吩咐道:“崇基,你去备些上好的药材补品,稍后替为父去杜克明(杜如晦字)府上一趟。”

王崇基闻言微怔,他近来因妻子崔氏急于求子,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劲头,对朝中动向知晓得并不及时,便好奇问道:“父亲,可是杜相身体有恙?怎地突然要去拜访?”

不等王珪回答,一旁的王玉瑱便接口道:“大哥还不知道?杜相病重,已卧榻有些时日了。”

他昨日才从房遗直口中得知此事,印象尚深。

王珪有些意外地看了次子一眼,没想到他消息如此灵通,问道:“哦?玉瑱你从何得知?”

王玉瑱坦然道:“昨日与宴清小聚,恰遇房相家的长兄房遗直,是他告知的。”

王珪恍然,点了点头,房玄龄与杜如晦关系莫逆,其子知晓内情再正常不过。

他沉吟片刻,对王玉瑱道:“既然你已知晓,且是通过房遗直得知,也算不得什么隐秘。那你便随你大哥一同前去吧,代为父探望一下杜相,也是应有的礼数。”

没想到,王玉瑱却摇了摇头,婉拒道:“父亲,今日……孩儿恐怕去不成杜府了。”

“哦?”王珪挑了挑眉,颇感意外。

在他印象里,这个二儿子除了必要的应酬,多半时间都是窝在府中陪着有孕的妻子,今日休沐,他能有何事?

“你今日有何要事?莫非是要在家陪着慕荷?”

王玉瑱被父亲问得有些窘迫,支吾了一下,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般,清晰地说道:“回父亲,孩儿……孩儿今日准备去崔府拜访。”

此言一出,不仅王珪愣住了,连一旁正琢磨该带什么药材合适的王崇基也惊讶地抬起头,看向弟弟。

去崔府拜访?这可不像是王玉瑱平日会主动去做的事情。尤其是经过之前那场风波,崔鱼璃这个名字在王家更是带着几分微妙的敏感。

然而,短暂的错愕之后,王珪与王崇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王崇基更是站起身,走到弟弟身边,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一切鼓励与支持,尽在这无声的动作之中。

王珪抚须沉吟片刻,脸色恢复了平日的严肃,沉声嘱咐道:“既然你决定前去,为父也不拦你。记住,到了崔府,务必克己守礼,言行举止皆需合乎规范,莫要做出什么……奇奇怪怪、引人误会之事。”

他话说得委婉,但言外之意很清楚:你是以王家嫡子的身份正式拜访,代表的是王家的脸面和态度,切不可失了分寸,尤其是不能一上去就急着见人家未出阁的姑娘,让崔家觉得我们王家轻浮无礼,不尊重他们。

王玉瑱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他既然决定去,便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应道:“父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定不会失了礼数,请父亲放心。”

见儿子态度端正,王珪这才微微颔首,挥了挥手:“去吧。早去早回。”

王玉瑱躬身行礼,退出了正堂。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王珪与王崇基心中都明白,这个曾经诗酒风流、略带不羁的“酒谪仙”,正在一步步地,真正扛起属于他的那份家族责任。

……

午时刚过,日光正好,却依旧驱不散冬日的凛冽寒气。

王玉瑱的马车停在了清河崔氏在长安的府邸门前。

他此行并未提前递送拜帖,算是不请自来,因此崔府却也未像迎接预定贵客那般早早恭候。

元宝跳下马车,上前叩响了门环。

一名门子应声开门,见元宝衣着体面,身后马车不凡,便客气地问道:“敢问尊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