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入宫觐见(2 / 2)

崔景佑气的就要过去揪崔鱼璃,后者躲到母亲身后,卢氏瞪了一眼崔景佑,他便不敢造次了。

“小妹,现在可以给兄长,念读一下玉瑱兄的大作否?”

崔鱼璃将王玉瑱搬运的浣溪沙当着众人念读一遍。

抄?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

一时间,在场众人无不沉溺在记忆里最珍惜,却又回不去的那一束回忆。。

半晌后,崔景鹤叹言道:“玉瑱之才华,吾不及也。”

……

长安城,皇宫甘露殿内,这里是李世民类似于书房的地方。

“陛下,嶲州司马王珪到了,正在殿外候着。”

李世民闻言,放下手中的奏折,朗声道:“宣。”

“宣嶲州司马,王珪觐见。”

太监话音落后,门外的小太监将王珪领入甘露殿。

“罪臣王珪,叩见陛下。”

李世民带着欣赏的目光点点头,随后说道:“嗯,免礼,给叔玠赐座。”

“臣,谢陛下。”

李世民对王珪的态度很满意,于是聊起家常试着拉近距离:“叔玠啊,怎么这么早就来长安了,朕记得圣旨上让你年底之前到任就行啊?”

王珪又不是愣头青,李二心胸宽广那是在国家大事上,别的地方那心眼比针鼻都细。若王珪真要年底赴任,那估计谏议大夫就没影了,到时候顶天是个侍郎。

“回陛下,臣在嶲州主要是也没什么事,再加上臣离长安已久,还是垂涎这里的繁华,所以便等不及年底了,呵呵。”

“哈哈哈,难怪魏征说叔玠定然会十月归来,这九月底你人就到了,比他说的还要早。”

“唉,要不是臣家里出了点事,九月中旬老臣便入长安了。”

李世民闻言好奇问道:“哦?爱卿家里出了何事?”

王珪便把王玉瑱的种种讲了一遍,随后感叹道:“那臭小子肯定已经到家了,不过他那惫懒的性子,恐怕要年底才能入长安了。”

李世民听完后,喃喃道:“王玉瑱,怎么有点耳熟?”

一旁的太监张瑾小声道:“陛下,可还记得武德年间的董尚书?”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兴奋道:“想起来了,就是那个给董尚书起名山魈尚书的王玉瑱?”

“原来他是叔玠的次子?”

王珪老脸一红,咳嗽了一下回道:“回陛下,正是…”

“哈哈哈哈,想不到叔玠兄谦谦君子,其子却睚眦必报,言辞犀利。”

这可不是啥好词,王珪赶紧解释道:“陛下,其实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那董煜在曲江宴上,三番两次的当众为难玉瑱,甚至当众指责臣的家风教养问题。”

“我那次子性子也…不算温和,才有了那一番…说辞。”

李世民闻言,评价道:“哼,董煜志大才疏,老早朕就知道其中定有隐情,只是当时朕身为秦王也懒得考究。”

“没想到此人竟在曲江宴上对子骂父,可惜父皇准了他辞官归隐,否则这口气今日朕定会为你出了。”

王珪闻言,连忙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