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节度使府邸,身材魁梧的节度使冯盎看着捷报,尤其是“陛下运筹帷幄”和“永镇北疆以报陛下”那两行字,沉默了许久。他麾下也有数万精兵,之前对女子称帝亦是腹诽不已。但此刻,李靖的态度和这场大胜,让他不得不重新掂量。北境边军是大周最强的战力,李靖更是军界泰斗,连他都如此表态……冯盎长叹一声,对幕僚道:“准备贺表,用最恭敬的词句,向陛下贺捷,并向陛下表明我幽州军的忠心。”
陇右节度使则是在酒宴上当着众将的面,大声朗读了捷报,然后掷地有声道:“李帅乃我辈楷模!陛下虽为女子,然有此雄才大略,能得李帅如此拥戴,我等还有何疑虑?上表!立刻上表效忠!”
西川、荆南、岭南……一道道奏表如同雪片般飞向长安。内容大同小异,先是盛赞皇帝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感念李靖及北境将士之功,随后便是赌咒发誓般地表明忠心,愿为陛下鹰犬,永镇一方。
就连一些原本态度暧昧的文官集团,在这股强大的军方背书面前,也不得不暂时收敛了锋芒。孔文正的血未能动摇女帝分毫,而李靖的胜利和效忠,却实实在在地稳固了她的江山。现实,往往比道德文章更有说服力。
紫宸殿内,苏璃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效忠奏表,神色平静。她知道,这些表态有多少是出自真心,有多少是迫于形势,但无论如何,局面正在向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军权的初步稳固,让她有了更大的底气去推行那些触及根本的改革。
“拟旨,”她吩咐中书舍人,“北境大捷,扬我国威,将士用命,功在社稷。擢升李靖为太尉,仍兼镇国公、北境大都督,总揽北疆军事。所有参战将士,论功行赏,抚恤加倍。另,从内帑拨付专款,犒赏三军。”
恩赏必须及时且厚重,方能不负将士热血,亦能进一步笼络军心。
“还有,”苏璃补充道,“将朕的嘉奖旨意,也一并抄送各藩镇。”
她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忠于她苏璃,不仅能得保全,更能得荣耀!
处理完这一切,苏璃缓步走到殿外,眺望北方。那里,是李靖和他的十万边军驻守的疆土。这道北境捷报,来得太是时候了。它像一柄无形的利剑,斩碎了朝堂内外的许多魑魅魍魉,也为她这“凤翔”元年,奠定了一个强势的开端。
“李靖……”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这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真正的国之干城。有他在北境,她便可暂时无北顾之忧,专心于内政革新。
来自边关的风,吹动了她的袍袖,也吹散了紫宸殿内最后一丝血腥气。新的秩序,正在血与火的赞歌中,顽强地扎根、生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