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并不长,但对于一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十四岁少年来说,却如同漫漫长路。在整个宣读过程中,他足足停顿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在屏风后那冷静声音的提示下,才勉强接上。他就像个提线木偶,机械地复述着母亲的话语,毫无帝王气度可言。跪在下方的百官中,已有人微微蹙眉,交换着忧心忡忡的眼神。
终于念完最后一个字,云珏几乎是虚脱般地松了口气,后背的衮服已被冷汗浸湿。
“请新帝,升御座——”内侍监高唱。
那高高在上的龙椅,金光璀璨,雕刻着张牙舞爪的蟠龙,对于瘦小的云珏来说,却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一步一步挪上丹陛,动作迟缓而僵硬,最终,几乎是跌坐进那宽大的龙椅里。衮服的空荡袖摆更显得他身形伶仃,他双手紧紧抓住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眼神怯怯地扫过下方,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礼官的唱喏下,群臣依制叩拜,山呼万岁。声音响彻殿宇,震得梁柱上的尘埃都簌簌落下。
云珏坐在龙椅上,面对这排山倒海的朝拜,非但没有感受到权力的滋味,反而更加瑟缩,他再次不受控制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那道素色屏风。
屏风之后,苏璃静静地看着儿子那惶恐无助的模样,看着百官虽跪拜却神色各异的场面,心中没有新帝登基的喜悦,只有一片冰冷的沉重。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十四岁的云珏,只是一个坐在龙椅上的象征。真正的风雨,真正的重担,都已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她的肩上。先帝云承睿那句“幸好……有你……”,言犹在耳,字字千斤。
朝拜完毕,新帝需颁下登基后的第一道恩旨,大赦天下。内侍将拟好的圣旨送到云珏面前,他拿起朱笔,手却抖得厉害,一笔下去,竟在明黄的绢帛上划出一道难看的墨痕。
他无措地停下笔,再次回头。
屏风后,苏璃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复又睁开,声音透过屏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沉稳:
“继续写。”
云珏像是得了指令,这才笨拙地、一笔一划地,在那道象征着皇权的圣旨上,写下了他作为皇帝的第一个,也是完全由母亲指引的“准”字。
登基大典,就在这样一种仓皇、压抑、充斥着稚嫩与不安的氛围中,草草完成。
属于云珏的年号——“景和”,似乎并未给这个内忧外患的帝国,带来丝毫和煦的曙光。反而预示着,一个太后垂帘、幼帝孱弱的时代,正式来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