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古籍迷踪(2 / 2)

“可是线索到这里就断了啊。”陈锐看着周明轩的审讯记录,眉头紧锁,“加密通讯查不到上游,资金流向在境外中断,古籍下落不明……”

“不,还有线索。”季青的目光投向那本作为关键证物的《诗经》,“周明轩对冯老的生活习惯如此了解,甚至知道他那本《诗经》的细节,这绝不仅仅是靠他祖父的旧日关系就能做到的。他一定有过更直接的观察,或者……有更了解冯老的人,在向他提供信息。”

她拿起内线电话:“技术队,重新勘验冯老在养老院的房间,尤其是检查是否有不属于他的、或者被忽略的电子设备!老谭,再访养老院,重点询问在周明轩祖父周秉义去世后的这五年里,有没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可能是周明轩的年轻人,以任何名义去探望过冯老,或者与冯老有过接触!”

新的调查指令下达。这一次,调查方向更加聚焦。

技术队对冯卫国房间进行了近乎毫米级的扫描,终于在他那台老旧收音机的电池仓内,发现了一个伪装成普通纽扣电池的微型窃听器!型号高级,续航能力极强。

而老谭在养老院的深入走访中也得到了关键信息:一位记忆力较好的老护工回忆起来,大概在两三年前,确实有一个自称是“周老师孙子”的年轻人来看望过冯老爷子几次,陪他下棋聊天,冯老爷子当时还挺高兴。后来那个年轻人来得就少了,但偶尔会打电话来问候。

时间线对上了!周明轩早就开始有预谋地接近冯卫国,不仅套取了关于古籍的信息,甚至提前布置了窃听器,以便随时掌握冯卫国的动态!

“查这个窃听器的来源!还有,周明轩近几年的通讯记录里,除了李秀娟和那个加密账号,还有没有其他可疑的、频繁联系的对象?尤其是……可能涉及古董、文物交易的人!”季青感到,那张隐藏在幕后的黑网,正在一点点被扯出水面。

网监部门根据窃听器的型号特征,锁定了几个可能的销售渠道。同时,对周明轩过去几年的通讯记录进行大数据碰撞分析,一个频繁出现的、未经实名登记的号码引起了注意。这个号码的活跃地点,多次出现在本市着名的古玩市场附近,并且与几个有走私文物前科的人员有过间接联系。

顺着这条线摸查下去,一个名叫“墨雅斋”的古董店进入了警方视线。店主是一个六十多岁、看起来儒雅斯文的老者,名叫沈墨,在圈内名声不小,但背景复杂,曾多次被怀疑参与洗钱和文物走私,却因证据不足始终逍遥法外。

“沈墨……”季青看着资料上那张戴着金丝眼镜、面带微笑的照片,眼神冰冷,“看来,你就是那条深埋的‘根系’了。”

收网的矛头,终于指向了真正的幕后黑手。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