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网缚魅影(2 / 2)

“他认识冯老!至少,他非常了解冯老!”陈锐脱口而出。

调查方向瞬间清晰!凶手就在冯卫国的社交圈内,或者,是能够近距离观察到他的人!

网监部门根据这一关键信息,调整了追踪策略,重点筛查在案发时间段内,与李秀娟加密账号有过间接网络关联、且Ip地址曾出现在冯卫国所在养老院或故居附近的设备。

三天后,经过海量数据筛查和复杂的关联分析,一个可疑的Ip地址浮出水面。

这个Ip归属于城北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机主登记信息是一个叫周明轩的年轻人,28岁,自由职业者,网络技术高手。更重要的是,经过户籍信息交叉比对,周明轩的祖父,周秉义,曾是冯卫国几十年前的同事,两人在同一所中学任教,关系一度颇为密切!而周秉义已于五年前去世。

周明轩!他完全符合画像:年轻,精通网络技术,具备反侦察能力,并且通过其祖父的关系,很可能对冯卫国的生活习惯、甚至那本《诗经》的细节了如指掌!

“动机呢?”老谭提出关键问题,“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杀害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是他祖父的旧友?”

“查周明轩!他的经济状况、近期行为、网络活动,尤其是与他祖父遗产相关的一切!”季青下令,她感到收网的时刻即将来临。

技术队对周明轩的网络活动进行了实时监控,发现他频繁访问境外加密论坛,并在其云盘加密空间中,存有大量关于《诗经》符号学、传统祭祀仪式(包括朱砂的使用)、以及植物毒素研究的资料!其银行账户也在近期有一笔来自境外、无法说明合理来源的款项入账!

与此同时,陈锐那边对《诗经》上那些数字的破译也有了进展。结合冯卫国遗留的旧教案和周秉义的档案,那些数字最终被破译——指向的是一批上世纪特殊时期,由冯卫国和周秉义共同受托秘密保管的一批珍贵古籍!当时局势动荡,这批古籍来源复杂,事后也因种种原因未被正式追索登记,知晓内情的人极少。周秉义去世后,冯卫国成了唯一的知情人。

“是为了那批古籍!”真相大白于天下!周明轩很可能从其祖父的遗物中知晓了这批价值连城的古籍的存在,并认为冯卫国“德不配位”,独自占有了本该属于两家(或至少他周家也应有一份)的财富,从而心生歹念,策划了这场充满扭曲仪式感的谋杀,并试图营造自然死亡的假象!

“申请搜查令和逮捕令!目标,周明轩!”季青的声音带着冰冷的决绝。

夜色中,警灯再次亮起,如同正义的眼睛,刺向那个隐藏在网络与现实交界处的罪恶灵魂。

(第一百七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