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铁证如山(2 / 2)

“找到了!”陈锐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小包提取出来。

小包里的东西不多:一个没有SI卡的廉价手机(已彻底损坏),一支口红,一小包纸巾,还有几张被水浸湿又风干、粘连在一起的纸币。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夹层里,找到了一张同样模糊、但依稀可辨的一寸照片和一张被泡得字迹晕染、但仍能勉强认出姓名和籍贯的临时身份证复印件!

照片上的女孩,笑容青涩,正是那具无名女尸生前的模样!复印件上的名字是——王静,外地某县人!

历时两年,沉冤河底的无名女尸,终于找回了她的名字!

---

回到市局,对所有物证的检验鉴定工作连夜展开。

法医对当年尸检记录的重新研判,结合李强的供述,确认死者王静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特征,支持他杀。

从废弃小包内提取到的微量生物样本,与无名女尸(王静)的dNA比对成功。

李强修车行使用的特定品牌工业溶剂,与王静衣物上的残留污渍成分完全一致。

李强口袋里的蝴蝶发夹,其水钻材质、脱落痕迹,与抛尸现场发现的水钻,经专业仪器检测,认定为同一来源。

铁证如山,形成了一个完整、坚固的证据链,将李强牢牢地锁死在这桩两年前的故意杀人案上!

案件似乎即将圆满落幕。然而,就在季青准备撰写结案报告时,陈锐拿着那张王静的临时身份证复印件,提出了一个疑问:

“季队,王静是外地人,两年前她为什么会独自出现在偏僻的西郊?她的临时身份证显示她是在本市一家‘丽华服装厂’办理的。这家工厂,就在西郊物流园附近,但两年前就已经倒闭了。我查了一下,当时厂里确实有不少像王静这样的临时工。可奇怪的是,当年警方排查失踪人口时,这家厂并没有人上报王静失踪。”

一个本应浮出水面的受害者,为何在当时如同人间蒸发,无人寻找?

她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三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