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这儿吧!找个安静的地方,重新开始。”
“好!好!妈都听你的!
”陆夫人忙不迭地答应,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和希望。
她觉得女儿终于“想开”了!虽然过程痛苦,但能放下执念,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只要女儿好好的,她吃多少苦都愿意。
接下来的几天,陆雨的表现更是让陆夫人欣慰。
她不再提白家,不再歇斯底里,甚至主动帮着收拾行李。虽然话还是很少,脸上也没什么笑容,但那种认命般的平静,在陆夫人看来,就是风雨过后最难得的安稳。
她们很快收拾好简单的行囊,买了了南下的火车票。
临行前,陆夫人看着女儿平静地锁上那间破旧出租屋的门,心里默默念叨着,走了好,走了好,离开这个伤心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火车上,陆雨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
但这一次,她的眼神不再是愤恨和绝望,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放空。
陆夫人把最好的位置让给她,自己挨着过道坐,时不时递水递吃的,看着女儿安静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庆幸。
她甚至开始盘算,到了更南方那个听说物价便宜的小城,租个小房子,她可以做点小买卖,女儿要是愿意,也能找个轻省活儿,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几天后,她们在一个气候温润的南方小城安顿下来。
租的房子虽然简陋,但被陆夫人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在附近菜市场租了个巴掌大的摊位,开始做起生意。
陆雨似乎真的“安分”下来了。
她不再像在霞城那样闭门不出,白天会帮着母亲看摊,虽然只是沉默地坐在一旁,有顾客问价也多是陆夫人应答。
晚上,她会帮着母亲一起做饭或者收拾。
她的动作总是慢吞吞的,眼神也常常没有焦点,但在陆夫人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
女儿肯走出来,肯接触人,哪怕只是静静地待着,也比之前那副要跟人同归于尽的样子好上千百倍。
陆夫人甚至开始留意起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年轻小伙子。
她想,等日子再稳定些,女儿心情再好些,或许能说说亲事。
找个本分人家,生儿育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女儿心里的伤大概就能慢慢愈合了。
这天傍晚,收摊回家,陆夫人看着女儿在院子里低头洗菜,陆夫人心里一酸,又涌起一股暖意。
她走过去,接过女儿手里的菜,柔声道,
“小雨,累了吧?去歇着,妈来。”
陆雨抬起头,看了看母亲,没说话,只是默默让开了位置。
晚上,陆夫人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房间女儿均匀的呼吸声,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虽然现在清贫,虽然背井离乡,但只要女儿“想开了”,肯好好过日子,她就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她甚至开始觉得,当初去京市那一趟,虽然受了屈辱,但或许阴差阳错,真的让女儿撞了南墙,死了心,才有了现在的安稳。
这么一想,连那份屈辱都似乎有了点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