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为博世做嫁衣(2 / 2)

赵经理,我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与贵公司展开合作,还望您能考虑!”

“合作当然可以,只是……”

赵明旭正想询问具体合作内容,林朝羽却突然走了进来。

丰田英二见到林朝羽,连忙起身问候:“林先生,您好!”

“你好。”

林朝羽微笑着伸手与他相握,随后说道:“我们的照相机技术并非局限于简单的拍照功能,它的应用潜力远超想象……”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技术,未来将在摄像头、手机、电脑乃至航空航天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其商业价值,可能高达数十万亿。

丰田英二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商机,专程来到香江寻求合作。

若非许漫丽提前告知,赵明旭可能会轻易授权部分技术,让对方得以深入研发。

“林先生一向高瞻远瞩,我正是为此而来。

”丰田英二直言不讳,“我对贵公司的数码相机技术非常感兴趣,不知能否……”

“品牌授权可以,但核心技术不行!”

林朝羽果断回绝:“此外,我需要掌握定价权,确保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

同时,我将抽取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十。”

这样的条件让丰田英二始料未及。

定价权加上高额分成,利润空间几乎被大幅压缩。

然而,若能抢占数码相机的市场先机,凭借丰田强大的营销能力,仍有望迅速占领市场。

毕竟,胶卷相机目前主要服务于媒体和摄影爱好者,而普通用户还需依赖冲洗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这样一来,不仅成本会大幅上升,时间投入也会明显增多。

如今的数码相机则便捷许多,能显着节省成本和时间开销。

在这种趋势下,数码相机必将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毕竟,谁不愿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呢?

因此,市场潜力极为可观。

光是日本市场就能带来丰厚利润,更不用说全球范围内的商机了。

当然,青山电器同样可能涉足这一领域。

但只要设计差异化外观或增强功能,即便青山电器参与竞争,也不会构成太大威胁。

经过一番考量,丰田英二点头道:“如果我接受这些条件,林先生能否承诺五年后再将技术授权给其他品牌?”

“那就再加百分之五!”

林朝羽进一步说明:“丰田先生应该已经了解数码相机的售价,但对成本可能还不清楚。

实际上,每台数码相机的成本仅两千港币,而售价却是成本的数倍。

虽然我分成的比例较高,但丰田先生的利润空间同样可观。”

若售价低于一万港币,林朝羽主要赚取的是元器件利润,并未过分索取。

只有当价格超过一万港币时,他的收益才会显着增加。

正因如此,林朝羽坚持要掌握定价权。

否则,若对方将价格定为六千港币,他不仅无利可图,反而可能亏损。

丰田英二心中盘算片刻,很快明白了其中奥妙。

他接着问道:“林先生,打印机的合作条件是否相同?”

“当然遵循同样的原则。”

“好,那就这么定了。

百分之三十五的分成比例我们接受。

不过,林先生必须确保五年内不向其他企业授权相关技术。

若无异议,我们现在就可以起草合同。”

“稍等。”

林朝羽语气平静地补充道:“青山电器向丰田集团授权零配件技术,但丰田不得自行研发,也不得通过其他公司间接研究。

否则,需向青山电器支付一千亿美元赔偿。”

一千亿?

丰田英二顿时愣住,怀疑自己听错了。

但看到林朝羽坚定的神情,他确认这个数字确实如此。

“林先生……”

丰田英二先生,坦白说,这批元器件的价值远超你的想象。

一旦你真正拿到它们,就会明白一台数码相机中隐藏着多少珍贵的部件。

哪怕只是其中一个元件,应用到特定领域,都能创造巨大的收益。

正因如此……赔偿金额才会设置得如此之高。

如果你无法接受,那我们的合作也就到此为止。

当下的美国正急需这类技术。

他们的航天研究依赖于感光元件来拍摄关键影像,但目前仍在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旦这项技术扩散,美国必然会盯上它。

而日本对美国向来毫无保留。

如果他们介入研发,青山集团的技术封锁将毫无意义。

倘若他们借此生产新型感光元件,青山集团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林朝羽清楚,这项技术真正投入应用大约还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