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技术领先(1 / 2)

不过当时的像素仅在一万左右,与他们现有的技术相比,仍落后五六年。

综合来看,时间差距将达到 年。

只要确保这 年的技术领先,林朝羽相信,青山集团将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尽管信心十足,但红利仍需牢牢抓住。

既然眼下没有竞争对手,何不趁机大赚一笔?

因此,天价违约金就是为了限制他们的发展!

这个数字果然震慑住了丰田英二。

他原本的计划是,在获得授权后,借助青山电器的元器件改进设计,并让丰田集团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

只要有机会,关键技术必然会被窃取。

随后,他们便能利用这些技术自主研发出同类产品。

然而,这条路如今被彻底堵死,他不由得迟疑起来。

但很快,他的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我愿意接受这天价违约金……”

只要技术不用于商业领域,即便违约金高达万亿美元,对丰田而言也无足轻重。

更何况,这份合同的期限仅有五年。

五年之后,丰田便可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抢占低端市场。

只要确保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完善,未来完全有机会从低端市场进军高端领域。

丰田英二心中盘算着自己的计划,而他的爽快反而让林朝羽隐隐感到不安。

根据他对丰田英二的了解,对方肯定会不依不饶地讨价还价,再提出一些优惠条件来压缩成本。

林朝羽稍加思索,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原来他们之前仅仅敲定了时间和技术合作的大框架。

如果丰田英二在具体条款上动手脚,即便诉诸法律,胜算也未必有多大。

不过,对于这种小心思,林朝羽并不在意。

因为感光元件的研究并非易事,不是光靠想法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专门的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等一系列条件。

即便对方能摸索出一些门道,也无关紧要。

要知道,等到对方真正掌握这项技术时,他们已经可以基于现有技术,研发出更先进、更精准的感光元件。

此外,未来照相机的发展还将引入芯片技术,以优化图像处理效果。

一旦芯片技术应用到照相机中,成像质量将迎来质的飞跃。

因此,技术封锁只能延缓对手的步伐,而无法彻底阻拦。

更何况,如果丰田掌握了这些技术,反而能借此规避反垄断的制裁。

……

与丰田英二签订合同后,林朝羽让许漫丽拨通了宋洪涛的电话。

电话接通,林朝羽开门见山:“宋主任,有个好东西,你派人来看看?”

宋洪涛本想客套几句,没想到林朝羽如此直接,一时语塞,愣了几秒才回应:“林先生,您说的是?”

“我们青山电器研发了一款新型照相机,采用感光元件技术,无需依赖传统胶卷。

据我所知,这项技术在航天领域大有用途,能够在太空中拍摄特殊影像,对航天事业意义重大!”

“什么?”

宋洪涛震惊不已,连问两遍“什么”后才缓过神:“航天技术?太好了!我马上安排技术人员……呃,林先生,要不还是您派技术人员来大陆吧?我们的技术人员身份敏感,需要保密……”

“那……行吧!”

这样的要求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但考虑到大陆的实际情况,却又合情合理。

这个年代,许多科研人员的身份都是高度机密。

他们或驻扎在荒漠,或隐匿于深山,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得归家,只为助力国家国防力量的提升。

一旦这些人出境,极可能被他国特工盯上,面临高额 。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鲜有人能坚守本心。

因此,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让林朝羽的人亲自前往。

该派谁去呢?

如果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这边的研发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

可若是派普通员工,恐怕又难以把问题解释清楚。

到头来还是要让技术人员跑一趟。

林朝羽征求赵明旭的意见,赵明旭答道:“虽然储备人才依然紧张,但抽调两三名专业人员去大陆,不会干扰其他项目推进,不必过分担忧。”

“最多能调多少人?”

赵明旭沉思片刻:“十人。”

“就派十人过去。

记住,这趟行程不仅是推广产品,更要完整传授技术。

包括前沿理念也可以分享——但仅限于核心负责人,普通研究员不必涉及。”

赵明旭面露困惑:“林总,把核心技术交给他们,我们的市场优势岂不是……”

“赵经理,”林朝羽语气突然严肃,“感光元件的研发现状你应该比我清楚。

目前只有漂亮国航天局在攻关,目的是服务航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