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无权干涉(2 / 2)

过去这一业务主要由日本、韩国等国家垄断,但自从林朝羽掌控了澳大利亚部分矿场后,部分运输订单便落到了包玉刚手中。

此外,青山集团出口的各类工业成品,如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以及风雷摩托车、鲲鹏货车等,也由他负责运输。

至于青山集团旗下的运输公司,主要专注于内地业务,并未向外扩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包玉刚的收入增长迅猛。

当然,林朝羽的扶持并不局限于包玉刚一人。

1682年

李福兆和董浩云等人,都曾得到林朝羽的关照。

虽然不及包玉刚那般深厚,但也受益匪浅。

众人正闲聊时,林朝羽走了进来。

他一落座,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林朝羽环视一圈,随即开始总结今年的经营状况。

今年的业绩明显优于去年,因为没有像去年那样动辄上百亿的大额投入。

全年利润达到约一百八十亿,其中房地产贡献了主要部分。

在林朝羽的策略推动下,香江房价已翻倍上涨。

青山集团掌控着香江过半的房地产开发,并采取捂盘销售策略,使其房价比其他开发商高出约一千港币。

即便如此,青山集团的楼盘仍凭借卓越品质赢得市场认可。

以往房价较低时,价差并不显着。

但随着整体房价攀升,青山集团房产的溢价优势愈发凸显。

海外投资者尤其青睐青山集团开发的小区,因为他们深谙投资之道——多付一千港币购买优质房产,未来转售时可获得两三千甚至五千港币的额外溢价。

因此,青山集团的小区售价已攀升至四千八百港币以上,部分项目甚至突破五千港币大关。

尽管如此,其楼盘依然供不应求。

房地产收益部分用于偿还贷款,其余则投入人才培养计划。

去年,香江交通大学再次举办国际数学大赛,成功吸纳十八位顶尖人才,显着缓解了集团的人才需求。

物理、化学等领域的专家也相继加入。

这一现象甚至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报道称赞香江交通大学在学术交流方面成就斐然,为学校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又将反哺青山集团旗下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香江交通大学已跻身世界知名学府之列,多项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随着声誉日隆,报考者不再局限于香江本地,东南亚各国学子也竞相申请。

但入学门槛极高,唯有出类拔萃者方能获得录取资格。

这些变革正持续提升着香江的国际地位。

1683年,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香江这座充满潜力的城市。

在众多行业中,青山医药的表现尤为亮眼,其利润高达三十亿港币,成为少数利润率超越资产规模的企业之一。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旗下多款热销产品。

当时,市场上虽有不少医药公司推出类似伟哥的产品,但销量却远不及青山医药。

原因很简单,消费者已经认可了伟哥的安全性和效果,不会为了节省几块钱而选择未经市场验证的替代品。

伟哥只是青山医药的爆款之一,此外还有、避孕药以及各类保健用品,均表现出色。

紧随其后的是青山电器,其产品利润同样惊人——电视机每台利润高达五千港币,空调每台利润可达三千港币,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也因性能优异且节能耐用而广受欢迎。

得益于先进的压缩机技术,青山电器的产品不仅高效节能,还能长期稳定使用,使得其零配件出口业务也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青山电器的市场占有率极高,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尤其是在日本市场,许多零配件供应商被迫另寻出路。

汽车行业中,鲲鹏货车虽然年销量仅十几万辆,但由于利润丰厚,仍为集团贡献了可观的收入。

林朝羽的产业版图横跨多个领域,尤其在工业方面几乎无所不包。

然而,并非所有行业都已实现盈利,部分新兴行业仍处于高投入阶段,每年的研发费用动辄上亿。

若不计入半导体、通信等高投入行业,林朝羽的年利润至少可达三百亿港币。

但对他而言,眼前的收益只是开始,未来的万亿市场才是真正的目标。

在年终大会上,林朝羽并未逐一详述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而是重点介绍了几个关键领域的进展。

随后,他宣布了今年的分红计划,这也是所有分公司经理及员工最为期待的环节。

首先登场的是王荣。

尽管王荣今年的业绩未能让林朝羽完全满意,年终分红仅比去年增加了一百多万,但他依然难掩激动。

在宣布分红后,他立即向林朝羽表达了谢意。

林朝羽回应道:“王经理,除了日常管理,你需要提升投资眼光。

青山集团的未来重心在海外扩张,主要收入也将来自国际市场。

只有承担起这些责任,你才能保住现在的职位。”

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公司的制度你们很清楚——唯才是举,能者居上。

不要以为自己是元老或高管就能高枕无忧。

若能力不足,迟早会被淘汰。

未来,公司可能引入国外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加入意味着什么,你们心里有数。

好了,不多说,接下来继续公布分红。”

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警醒。

他们能站在这里,全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