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被牵连(1 / 2)

只要适当提高他们的分成比例,他们自然会全力推广我们的产品。

当然,自主销售网络也必须同步搭建,而且要做到一步到位,打造顶级服务体系,甚至超越那些豪华品牌。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

至于通过合作品牌来抬高自身形象,这种做法反而会让二汽显得定位混乱,难以专注品质。

更关键的是,如果合作方出现问题,我们也会被牵连。

因此……我并不考虑与其他车企展开合作。”

“不过……”

许漫丽仍有疑虑:“我认为合作是有必要的,即便不涉及整车制造,至少可以为他们供应部分零部件。”

“如果只是零部件业务,不必经过我,直接联系许经理处理。

就这样,你替我转达他们,就说我近期没有时间洽谈。

有任何事务请对接许范英,但务必强调一点:坚决不设立合资整车厂,零部件合作可以适当考虑。”

“明白!”

尽管无法完全认同林朝羽的决策,但许漫丽清楚自己作为秘书的职责……

林朝羽的拒绝背后,其实另有深层考量。

即将推出的混动车型才是关键所在!

这类车型能大幅简化传统汽车结构,却依然保持卓越性能,甚至接近赛车水准。

其百公里加速可轻松突破4秒大关,燃油经济性同样出色。

早年日系车企曾宣称能实现4-6升的超低油耗,但这一成绩并非源自发动机技术突破,而是通过偷工减料达成——大量采用塑料件,甚至用铝合金或泡沫材料充当防撞梁,导致整车重量仅1.2吨,比标准轿车轻了近半吨。

这种减重严重牺牲安全性:当时速60公里发生碰撞,日系车往往直接报废;若遭遇货车撞击,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正因如此,日系车的技术路线对林朝羽毫无借鉴价值。

相比之下,得系汽车在行驶品质、驾乘体验及安全性能方面的执着追求,才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这就是为何街头巷尾随处可见bbA的身影。

即便价格比日系车高昂,仍有大批消费者愿意买单。

唯有被油耗传言蒙蔽的普通大众,才会过分纠结燃油经济性。

近期,二汽在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配套发动机也已研发成功。

目前各项技术正处于调试阶段。

但若以为仅凭这些就让林朝羽底气十足?

远非如此。

虽然现有发动机已问世,但新型发动机的研发从未停歇。

每款发动机采用的技术路线截然不同。

即便当前型号表现不佳,林朝羽仍有多套备选方案可供切换,

无需推倒重来。

其余型号发动机的研发也在同步推进,

加之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专项攻关——

每项技术均由独立团队负责,

且至少配置双研发部门。

这种模式助推二汽创下半年推出三款新车的行业纪录。

当然,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巨额投入。

仅年度研发经费就高达十亿港币——

须知这个时代的十亿,足以媲美前世的二百亿规模。

而这仅仅是青山集团的单方面投入。

即便面临行业打压,林朝羽也毫无惧色。

他手握充足技术储备与超前战略布局,

甚至做好以一敌十的准备。

既然无法被扼制,终将实现全面反超……

威龙S1虽引发热议,

但公众焦点仍集中在年货节。

春节前夕,采办年货是家家户户的刚需。

即便时间紧迫,人们也会挤半天时间扫货备年。

本届年货节再度破纪录:

15天会期中,单日销售额均突破三亿,

更有五天单日冲高至五亿,

总成交额飙升至六十亿港币——

这仅是青山系渠道的业绩。

若计入全港商铺,总额预计突破八十亿。

当数据经媒体公布,香江全城为之轰动。

天哪,这数字太惊人了!青山集团相关销售额居然突破六十亿!按三成利润算,至少十八亿进账。

不过实际市场折扣普遍在八五折左右,这么折算下来,青山集团这几天的净利润少说也有九亿!这敛财速度简直像开了 。

哪有这么简单?活动宣传费用不是钱?每天调动的警力安保不要开支?还有各类补偿金杂费,零零总总至少两三亿开销。

扣除这些,青山集团实际盈利也就六亿上下。

虽说收入可观,可想到这些钱最终要化作员工奖金发放……唉,这么一算,感觉青山集团简直在赔本赚吆喝!

净瞎说!香江年货节创办初衷本就不是为盈利。

当年林先生纯粹是想让员工过年能买到实惠年货,如今这初心丝毫未改。

就说我买的这件外套,平时卖九十八港币,年货节非但没涨价还打八二折。

你说林先生图什么?更别提年货节带旺了整个香江消费市场,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说得对!何必计较林先生赚多少。

他为市民衣食住行操了多少心?日常用品、家具家电样样涉足,买他家产品比其他品牌起码省三成,有些家电甚至便宜一半。

省下的钱存银行吃利息不香吗?

年货节的火爆销售印证着香江经济正重焕生机,那些裁员潮的阴霾早已被抛诸脑后。

可就在年货节落幕之际,一件怪事令众人摸不着头脑。

不少市民揣着年终奖和存款去楼盘看房,却撞见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每个售楼处都挤满了询价者。

怎么回事?张珂愣在原地。

他转了好几圈,终于在角落发现个稍显冷清的置业顾问,赶忙挤过去询问:劳驾,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多人来看房?

“肯定是买房啊!”

“听说这次只加推一百零六套房,可现场至少三四百人,房子够卖吗?”

置业顾问微笑着回答:“这种情况,当然是先付款的客户优先购买。

后面的人只能等下次加推。”

这……

居然还得抢着买!

张珂实在想不通这种状况。

他今天来原本是想仔细看看楼盘信息,慢慢挑选,选一套最合适的户型,最好不超过一百平。

可眼下这阵势,根本没法挑。

因为好户型人人抢,等你想要时早就没了。

于是张珂决定改天去别的楼盘转转,或者……等这个楼盘下次加推再说。

反正房价稳得很,没必要将就差的户型。

简单了解情况后,张珂离开了。

可他没想到,这次犹豫会让他后悔莫及。

一周后,张珂来到青山集团另一处楼盘想看看行情。

结果……

人山人海。

整个售楼部挤得水泄不通。

这场面让张珂又一次懵了。

现在买房怎么跟抢年货似的?

难道是房价大跌,大家都在抄底?

张珂挤进售楼大厅,找到一位正忙的置业顾问:“你好,我想买套一百平的房子,要方正户型,带双阳台,另外……”

“抱歉,户型模型在那边,您先看,待会儿再咨询。”

“可是……”

见对方已转身接待其他客户,张珂只好先去研究模型。

看完后,他相中了一套一百零六平的户型。

张珂急忙找回那位顾问:“我看好了,一百零六平那套在几号楼?现在有哪些楼层可选?”

“一百零六平?”

置业顾问回忆片刻,遗憾地摇头:“真不巧,那个户型卖完了。

您看看别的吧。”

“卖完了?”

张珂不解地询问:“你们的房子现在是在搞促销活动吗?怎么销售速度这么快?”

“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当它具备足够的价值时,自然会吸引众多买家。

先生,您不妨先看看其他户型再做决定。”

“没有折扣?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抢购?”

“先生,目前我们的售价是每平方两千七百港币。

此次推出的房源仅有五十二套,现已售出三十八套,剩余十四套预计半小时内就会卖完。

建议您选定户型后尽快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