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将推出面向大众的车型,价格会更加亲民。
据悉,现有项目正在研发一款与威龙S1相似但售价不足20万的车型,未来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拥有。
虽然20万仍不算便宜,但相比威龙S1已大幅降低。
随着技术进步,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探。
此外,青山集团与英国名爵合作开发的车型,预计售价将降至15万左右。
除SUV外,现场还发布了另一款车型——旅行车,即pV。
这类车型本不适合在此时发布,更不适合香江市场。
但考虑到香江打造旅游城市的目标,以及pV与诗和远方的契合度,最终决定与SUV同步推出。
这款pV与SUV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区别在于定位——一个侧重商务,一个侧重家用。
因此,现场观众对它的讨论不如SUV热烈。
然而,当两款车的报道登上报纸后,立即引发了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高度关注。
......
日本,东京!
丰田总裁丰田英二仔细阅读二汽新车的报道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丰田英二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发展滞后的国家,凭借一家主营医药的集团,居然在汽车领域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突破。
丰田成立已有五十余年,却始终在追赶美国的脚步。
某些领域虽然实现了超越,但技术优势并不明显,从未形成压倒性的领先。
甚至在车型设计上,仍然需要借鉴美国汽车的外观风格,缺乏真正原创的理念。
然而,二汽却彻底打破了这一常规。
他们研发出一种兼具越野车性能与城市轿车实用性的全新车型,这种多功能设计必将颠覆消费者的购车观念。
更令人惊讶的是,二汽还引入了极具创意的天窗设计,不仅消除了车内的压抑感,还通过自然采光拓展了空间的可能性。
这样的创意看似简单,技术上也并无难点,可为何丰田的技术团队从未考虑过?论经验与知识储备,丰田的工程师理应远超二汽,可偏偏在创新上一无所成。
他们所做的无非是调整座椅功能、添加无关紧要的装饰或更换颜色,便称之为革新。
想到这里,丰田英二愈发愤怒,甚至萌生了裁掉整个研发团队的念头。
高薪聘请的精英却毫无建树,长此以往,丰田恐怕连国际市场都难以立足,最终只能龟缩在日本本土苟延残喘。
必须改变现状!
丰田英二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绝佳方案——与林朝羽合作。
只要达成合作,二汽的创新技术便能融入丰田车型,再依托丰田庞大的销售网络,即便无法碾压竞争对手,也足以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否则,二汽的产品只会不断挤压丰田的生存空间。
时机至关重要。
若被其他车企抢先一步,丰田将陷入被动。
下定决心后,丰田英二立即召来秘书,吩咐他尽快安排与林朝羽的会面。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丰田纯一郎脑海中浮现出相似的念头。
他曾亲自前往二汽考察,注意到他们的汽车制造设备大部分由自主设计生产,仅有少量精密仪器需从国外进口。
这一细节充分展现了二汽的自主研发能力,令他萌生了技术共享的合作意向。
然而,林朝羽提出合作条件时态度明确:企业85%的股份归他所有,剩余15%中,10%由当地政府持有,丰田仅能获得5%。
林朝羽直言不讳地指出:“丰田创业初期的精神值得借鉴,但后续在汽车制造领域未能持续突破。
二汽虽未完全掌握全产业链技术,十年内必将实现自主化。
丰田唯一的价值在于品牌,而品牌优势会随行业变革逐渐削弱。”
这番话起初令丰田纯一郎困惑,如今却豁然开朗。
传统车企技术迭代缓慢,而二汽的发展势如破竹,部分技术甚至已实现反超。
合作谈判因此搁浅,林朝羽的强势态度更让他愤懑不已。
出乎意料的是,仅半年后,二汽再度推出两款革新车型。
威龙S1打破了轿车对高个子人群的局限,尽管定位公务用车,却暗 用市场的潜力。
这一创新令丰田纯一郎重新燃起合作念头——但5%的股权比例远非他所求,至少30%才符合预期。
深夜的书房里,钢笔尖在纸上洇开墨迹。
丰田纯一郎突然勾起嘴角,笔锋重重圈出一个关键词:
丰田覆盖全球的销售体系,以及——日本本土市场的准入权。
1573
这些项目的投入,同样需要巨额资金。
本田作为一家拥有百万用户的大型车企,其技术水平不容小觑。
即便林朝羽未来能够攻克相关技术,但眼下若能通过技术授权互换资源,岂不是能为后续研发争取更多时间?
因此,本田纯一郎手中并非毫无筹码。
理清思路后,他立即吩咐秘书联系许范英,试图通过她牵线搭桥,与林朝羽会面。
然而,这种会面需要耐心等待。
在此期间,本田纯一郎迅速梳理公司技术优势,准备在谈判时全面展示……
……
“哦?本田的本田纯一郎和丰田的丰田英二都想见我?”
日本两大车企突然提出合作意向,林朝羽略显意外。
他看向许漫丽:“是技术共享,还是品牌联名?”
“他们并未明确表态,但从态度推测,可能是受威龙S1的发布影响。
林总,这款车的设计颠覆了传统,加入多项创新元素,或许正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创新?
汽车天窗并非二汽首创。
早在1932年,类似设计就已出现,但受限于防水技术的不足,最终被多数车企放弃。
林朝羽之所以在SUV上采用天窗,是因为他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即便使用几年后出现渗漏,更换密封胶条的成本也不足三百港币。
车身设计同样并非原创,其他车企未推广的原因,可能是未能攻克安全性与耐用性问题。
若能解决这些,谁会放弃大空间车型?在这个时代,购车群体显然不会在意每日多出的十几元油费。
若合作仅限于此类技术,意义并不大。
即便申请专利,其他车企仍可通过调整尺寸或功能绕开限制。
即便选用与你相同规格和配置,一辆车的天窗成本也只需几港元。
仅凭这样的部件,根本无法让二汽实现盈利。
因此,林朝羽并未为此申请专利。
至于外观设计,本就不受专利保护。
即便对方仿制得一模一样,林朝羽也无可奈何。
正因如此,这两家车企寻求合作完全是误判。
忽然,林朝羽意识到了另一种可能——
他们的研发能力!
麒麟汽车问世仅半年多,二汽便接连推出两款新车型。
尽管车型定位已由市场定义,但经过他们的运作,这两款车必然吸引了同行和潜在消费者的目光。
人们很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二汽的首创。
一旦这种认知形成,未来其他车企推出类似产品时,必然会被拿来与威龙S1比较,否则难以获得认可。
短短半年,二汽发布三款车型,这足以证明其研发实力远超竞争对手。
此外,车上某些由林朝羽提出并实现的技术功能,才是真正令同行羡慕的关键。
若只是普通新车发布,根本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唯有销量破百万的车企,才会让他们真正重视。
所以……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许秘书,如果我拒绝合作,你觉得会怎样?”
“啊?”
许漫丽愣了一下,诧异道:“林总,为什么要拒绝?合作能提升品牌影响力,还能吸收他们的技术优势。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
“呵……你啊……”
林朝羽摇头道:“前两点或许对二汽有益,但第三点毫无意义。”
“为什么?”
林朝羽指出:“现阶段我们研发的车型,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
这样的定位,完全不需要依赖传统销售渠道,而是要建立精品化的分销体系。
在这方面,有几家经销商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