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专业人士(2 / 2)

“今年增长率只有15%,比往年30%-40%差远了?是不是受去年舆论影响?可股市波动又没波及实体销售,真搞不懂……”

“,去年居然投资了二十亿港币!这风险也太大了吧?不过青山空调能和美国两大车企合作,真给中国人长脸!日本企业现在是不是气得跳脚?”

“财报这么亮眼,青山集团的巅峰还远未到来。

以后就认准他家股票,别的免谈!跟日本企业硬刚还能稳赢,这种实力去哪找?”

热议持续多日,直到媒体开始报道年货节的新动向,话题才逐渐降温。

据悉,今年年货节将有明星助阵——李小龙将代言部分品牌,为产品促销造势。

与此同时,众多商家纷纷推出各式促销活动,不再局限于青山集团的优惠券。

林朝羽对这一现象感到十分不满。

他召来王荣,明确指出其他商家的自主活动难以取得理想销量。

王荣疑惑道:“林总,您为何如此肯定?”

“首先,活动过多会让市民眼花缭乱,广告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活动执行中必然暴露出各种问题,若不及时解决,明年他们将失去参与资格。

最后,单靠商家自身的影响力,根本无法支撑整个购物节的声势。”

“但他们未必会听从劝告。

”王荣提出疑虑,“去年年货节虽成功,可不少店铺收益有限。

如今他们推出独立活动,显然是希望获取更多利润。

若真如您所料,我这就去劝阻他们。”

林朝羽摆手制止:“稍作提醒即可,不必强求。

这些人总觉得自己能另辟蹊径,不让他们亲身尝试,永远不会明白大型活动的真正盈利模式。”

“明白,我这就安排。”

除活动外,安全保障更是重中之重。

林朝羽反复叮嘱必须严防安全事故,绝不能让市民在购物节期间发生意外。

一旦出事,青山集团的声誉将严重受损。

他要求王荣亲自督查,必要时调派专人驻守现场,四大华人探长必须全员出动,确保万无一失。

得益于提前筹备和丰富经验,本届年货节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随着年货街逐步成型,港督府也拨款装饰香江主要街区,悬挂灯笼彩灯,既营造浓郁年味,更要将香江打造为吸引游客的东方明珠,尤其让日本游客惊叹于这里的华彩盛景。

随着工厂陆续放假,年货节迎来空前盛况。

七条主街人潮涌动,从清晨到深夜持续火爆,甚至凌晨时分仍有大量顾客穿梭其间。

与往年不同,大羽家电不再现场提货,而是登记顾客信息并提供详细购物清单,商家承诺七日内送货上门。

如果发生遗漏或丢失的情况,直接去销售商店铺查询即可。

若因商家自身问题导致,消费者还可申请相应补偿。

至于那些自行举办活动、未与林朝羽同步的商家,销量确实如他所言惨淡至极。

这并非客流量不足,而是顾客进店后得知无法使用青山集团消费券,便对商品失去兴趣,无论品质多好都无济于事。

### 司鹏海正要出门时,碰见邻居张恒拎着十几个购物袋,身后跟着他妻子和孩子,三人手上都挂满年货。

不知情者或许以为张恒中了彩票,实则只因年货节优惠力度大,买得越多省得越多。

司鹏海粗略估算,张恒这一趟至少省了上千港币。

张恒笑着问:“老海,你也去采购年货?”

“是啊……”

“你一个人拿得动吗?怎么不叫上你媳妇?”

“她和同事去了。

看你买这么多,我都眼红了!”

“赶紧去吧,这会儿正热闹呢!”

司鹏海当然知道人多,但年货节时间有限,再拖可就错过机会了。

抵达年货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街道早已水泄不通,尽管有工作人员限流,仍需要挤挤攘攘才能前进。

他甚至考虑凌晨再来,可刚转身就被涌动的人潮推入街道。

“哎……我不想进去……算了,随波逐流吧!”

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有人正和摊主砍价,却被挤到隔壁摊位;有人刚看中商品,还没细看就被推走。

人群中有人抱怨:“今年人比去年还多!林先生发优惠券是让利,你们倒好,拼命薅他羊毛,合适吗?”

可惜,这番喊话淹没在喧嚣中,无人回应。

香江市民早已习以为常,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将手中的购物券用完才算划算!

这样的景象同时在香江七条年货街上演。

年货街活动持续十天,从春节前一周到正月初三,每天人潮涌动。

尤其是最后几天,商家不仅接受优惠券,还额外提供折扣,吸引大批顾客涌入,就连除夕当天也不例外。

青山集团迅速公布了今年的销售数据。

看到这些数字,香江市民无不惊叹。

首日销售额便突破往年三倍,高达两亿四千万港币。

此后每日均保持一亿以上,十天总营业额更是达到十八亿五千四百三十二万港币,是去年的两倍有余。

媒体曝光数据后,引发全城热议:

“谁说香江经济低迷?十天十八亿五千万的销售额,还只是青山集团主导的部分,若算上其他商家,至少二十多亿!扣除优惠券,实际消费额恐怕接近四十亿!”

“过去总以为神话遥不可及,如今看来,林先生就用消费券和年货节创造了双赢奇迹。

为何前人不敢尝试?难道觉得不划算?林先生真的亏本了吗?”

“天呐,我居然只贡献了六百港币,简直拖了后腿!”

“力挺林先生!他坚持为华人提供优质平价商品,比如电视机——日本货卖两万,他的只标价一万六,用券后一万三就能搬回家,太值了!”

对林朝羽而言,这不过是常态。

去年因条件限制,仅十分之一市民持有消费券;今年提前布局并给予工厂优惠,持券人数激增至百万。

有人手握五百面值券,也有人拥有数千元额度。

优惠券的额度甚至高达上万,但这些优惠券仅适用于奢侈品消费,比如凤凰牌手表、百达翡丽、羲和等品牌。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商品种类繁多,消费金额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林朝羽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他对前来汇报工作的王荣说道:“王经理,如果年货节每年都举办,它就会成为一种文化。

但我们能否更进一步,将这种消费文化打造成一种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王荣眉头微皱,露出疑惑的神情。

“单纯靠促销活动,难以长久维持吸引力。

”林朝羽解释道,“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这种消费形式会逐渐麻木。

所以,我们必须加入创意元素,比如传统节目表演、歌舞剧,甚至是一些角色扮演……总之,不仅要刺激消费,还要吸引眼球。

更重要的是,我想借助宣传手段,将这种文化推广到海外,吸引外国游客来香江旅游!”

“可外国游客未必会对这些商品感兴趣吧?”王荣提出疑问。

林朝羽淡然一笑:“当然,他们会更青睐特色商品。

我们可以从大陆低价收购特产,经过精心包装后,以十倍甚至百倍的价格出售,外国游客一定会买单。”

王荣略作思考,随即点头:“我明白了,稍后我会拟定一份详细方案给您……”

传统文化的延续,既依赖于其内在意义,也离不开人们的信仰与认同。

要让这种文化持续焕发生命力,除了年复一年的坚持,还必须融入大众喜爱的元素,才能赢得香江市民的喜爱。

若能进一步推广,使其被更多人接受,这种文化就能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体验香江的独特风情。

旅游资源越丰富,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越可观。

林朝羽深谙此道,他相信节日文化同样可以发展为传统习俗,并成为旅游业的亮点。

况且,旅游业本就是香江未来的重点产业之一。

不过,如何深入挖掘并开发这种文化,林朝羽并未给出具体方案。

这需要团队共同探讨、不断尝试。

距离下一届年货节尚有充足时间,因此他并未过多纠结此事……

今年的春节,林朝羽与往年一样,接待了香江豪门的拜访,同时也回访了一些重要人物,以巩固彼此的关系。

随着假期结束,春意渐浓,他重新投入繁忙的工作中。

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