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人身份为荣,拒斥“香蕉人”;
制造业者优先获得投资扶持;
技术革新者更受青睐。
林朝羽志在打破买办垄断,将香江塑造成亚洲科技枢纽。
光阴似箭,转眼年末已至。
产业版图持续扩张,1966年在这波澜中落下帷幕。
青山集团的盈利持续攀升。
由于十一月前往大陆,十二月才返回香江,之后一直留在处理事务,林朝羽并未过多关注公司运营。
因此,他直到年终总结会上才看到完整的年度报告。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发展较为平稳,但有两大关键事件。
首先是公益教育事业引发同舟共济会内部分裂,导致成员锐减三分之一。
尽管短期内损失显着,但剔除不稳定因素后,林朝羽认为同舟共济会的凝聚力虽未达到铁板一块的程度,但其在香江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
华人群体的崛起进一步动摇了外资势力的地位。
其次是怡青大战,林朝羽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怡和洋行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巨头,业务遍及香江民生各领域,实力雄厚。
若非林朝羽设下圈套,要击败怡和并非易事。
怡和的失败还有更深层原因——青山集团的飞速崛起给香江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林朝羽仅用五年便从零起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奇迹,其影响力令四大洋行不得不全力应对。
在此背景下,置地集团的土地成为争夺焦点,谁能掌控谁就能独占鳌头。
小亨利急于求成,最终落入林朝羽的陷阱,导致怡和一败涂地……
董事会上,林朝羽简要总结年度情况后,各部门开始汇报工作。
医药板块利润持续下滑,一方面受欧美市场让利影响,另一方面因仿制药无法公开销售,仅能通过黑市或特定渠道流通,且可能面临欧美监管风险。
对此,林朝羽态度淡然。
倘若顺藤摸瓜查到他身上,他确信港督府必定会提前通风报信,给他留足时间销毁证据。
如今林朝羽对药厂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据研究人员反馈,明年或许就能推出自主研发的新药。
药厂正逐步迈向规范化与标准化。
尽管林朝羽靠医药起家,但随着业务多元化,医药虽利润丰厚,却已非他的主业。
石英表方面,销量与利润双双下滑。
虽然技术先进、走时精准,但工业化量产使其失去独特性。
相比之下,机械表因工艺复杂、产量稀少,加上品牌溢价,利润可翻十倍甚至百倍。
不过林朝羽认为,应继续降低石英表成本,以维持利润空间。
医药和石英表曾为林朝羽积累巨额财富,如今虽收益减少,但仍有利可图。
其他行业则贡献显着:
摩托车在三哥市场大卖,今年进口量达五万辆,是去年的两倍多。
成本降低却未降价,利润反增三倍。
印西国、暹罗等地销量也快速增长。
足球引入博彩后,香江民众热情高涨,比赛现场常聚集上万人,更多人参与投注。
无论如何,庄家始终是最大赢家。
博彩业为林朝羽带来丰厚回报。
电视机也随着娱乐需求增加,逐渐进入少数市民家中,推动销量增长。
而利润最丰厚的,仍是地产行业。
这巨大的收益不仅仅来自于房产销售,更主要的是租金收入。
今年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则是成功收购怡和洋行带来的收益。
此外,银行收入与船舶维修等业务也贡献了不少利润。
综合计算,总利润突破了八十亿港币大关。
这个数字在1966年显得尤为惊人。
当时普通工人的月薪仅为两三百港币,而大陆的收入更低,仅有几十元。
八十亿相当于大陆一千万人一个月的工资总和!
不过,这笔利润还需扣除银行贷款,最终净利润约为四十八亿。
即便如此,这一成绩仍远超香江其他几大洋行。
对于今年的表现,林朝羽总体上感到满意。
但年终总结不能只谈成绩,还需直面问题。
今年董事会迎来了新成员,同时淘汰了部分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老员工。
林朝羽始终将董事人数控制在合理范围,既精简了架构,又保证了运营效率。
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德不配位者终将招致祸患。
而那些早期跟随林朝羽的元老,即使所在行业并非集团重点发展方向,地位依然稳固。
比如林朝武、王荣,以及执掌青山银行的张牧。
还有被林朝羽视为亲姐姐的陈芸琪,她负责的医药板块即便业绩垫底,其地位也无可撼动。
工作汇报结束后,迎来了众人期待的环节——分红。
今年利润高达四十八亿,每位股东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厚回报。
但在分红前,林朝羽提出了一项重要议题:是否提高研发投入比例。
香江早期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几乎空白。
这些年林朝羽大力推动重工业发展,甚至高薪聘请日本专家,但研发成果仍显平庸。
因此他计划明年将研发预算提高至少5%,继续从日本和苏联引进顶尖人才。
众人随即展开商议。
简短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增加百分之五的研发投入并无不妥。
既然选择了自主创新的道路,自然需要在此投入更多精力。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此事由林朝羽提议,他显然希望获得众人的支持。
尽管反对他并无实质影响,
但谁能保证毫无后果?
若被贴上目光短浅的标签,董事之位恐怕难保。
事实上,林朝羽的提议仅是随口一提,
并非执意要追加研发预算。
毕竟,重工业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
西方国家的技术优势,是历经百年沉淀而来。
而香江历来以贸易与航运见长,
从未具备重工业基础,
想在短期内实现突破,几乎天方夜谭。
敲定研发事宜后,会议转向分红议题。
董事分红绝非简单的资金分配。
以王荣为例,最初分红仅一百三十八万,后飙升至八百万,
跨度之大,
恰恰印证青山集团正处于高速扩张期!
今年他的分红高达九百五十八万,
消息一经披露,必将引发商界震动。
香江民众会如何看待?
必然对青山集团信心倍增,其股票势必迎来新一 涨。
股市走高又将吸引更多精英加入,
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王荣仅是集团缩影,
其他董事分红同样丰厚,普遍超过两百万。
唯独钮壁坚例外。
他的分红较低,主因怡和洋行被控股时间尚短,
故仅获一百零五万,
但已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