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的分红可至财务处领取。
接下来,需明确明年的战略重点。”
林朝羽转向王荣问道:“今年归国留学生人数如何?”
派遣留学生是林朝羽的人才储备计划。
初期学制定为三至四年,
去年首批归国者已入驻技术岗位,表现卓越。
部分人甚至为生产线优化作出关键贡献。
其余学子仍留洋深造。
对于那些希望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他们将会停留更长的时间。
“林董,今年回归的人才共有两百二十八人。
我已经按照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将他们分配到了合适的岗位。”
林朝羽略微皱眉道:“这些人没有进入我们设立的研究室吗?”
培养他们的初衷,并非仅仅是为了让他们为自己工作,而是期望他们能运用海外所学,投身于研发领域。
若仅仅安排他们从事普通工作,岂不是浪费人才?
王荣赶忙解释道:“目前我们的研究室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其余的研究室仍在建设中,而且……部分人的专业方向并不在我们现有的项目范围内,因此只能暂时将他们安置在技术岗位。
当然,我已经向他们强调,即便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创造许多机会!”
林朝羽对这一解释还算满意。
但王荣的处理方式仍有改进空间。
一旦投入工作,他们便很难再有充足精力专注于研发。
当然,也并非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例如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投身研究。
如此一来,即便身处工作岗位,也能取得突破。
王荣听完林朝羽的建议,顿时眼前一亮:“还是林董高明,换作是我,绝对想不到这一点!”
对于王荣的恭维,林朝羽只是淡然一笑。
他继续说道:“其实,除了让他们参与研发,我更希望他们能将所学传授给更多人。
各位……香江在东南亚乃至亚洲的地位举足轻重。
可如此重要的地方,却连一所大学都没有,虽然这与历史有关。
但如今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是否该为此做些什么?”
这个时代的大学,依旧以探索规律、原理为核心,通过求知获得智慧,进而认知世界!
正是这一代大学生,凭借所学推动着世界的进步!
林朝羽创办大学的目的,虽仍是为了自身企业。
但若能推动工业发展,最终受益的仍是自己!
然而,建立一所大学并非只是盖几栋楼、聘几位教师那么简单。
还需要专业设备!
更需要各领域的人才作为师资力量!
综合估算,即便以当前物价计算,投入也将超过两亿。
学校建成后,每年还需持续投入巨额资金!
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当林朝羽宣布未来将投入十亿港币用于大学建设时,在场众人无不露出震惊的神情!
“林董,以集团目前的实力,独立创办大学恐怕会对后续发展造成压力!”
王荣神色严肃地提出建议:“或许可以考虑与港督府合作办学,由他们主导名义,而我们负责实际管理。”
贺志洪紧接着补充道:“林董,如果是为了培养人才,我们完全可以延续之前的模式,选拔香江的优秀学子送往海外深造。
这样每年的开支不过数百万,远比自建大学更经济。”
“大学迟早要建,但现在并非最佳时机。
请林董三思!”
面对众人的反对,林朝羽却显得从容不迫:“我先问诸位一个问题——科技是否存在国界?”
见大家面露疑惑,他继续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任何工业产品都可以用金钱购买。”
这个问题让在场众人一时语塞。
互相交换眼神后,王荣谨慎回答:“就目前而言,只要资金充足,大部分工业产品确实可以买到。
当然,军工类产品除外。”
“如果我们不触及其他集团的利益,或许能靠砸钱解决问题。
但诸位想过没有?一旦对方发现我们用其技术创造巨额利润,还会维持原价供应吗?如果两国交恶,他们还会向对手出售关键技术吗?”
林朝羽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个人:“人才培养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最可靠。
外派留学的人才未必都会归来,若被外界 ,损失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要培育会下金蛋的母鸡,更要确保这些金蛋属于我们!当然,办学需要循序渐进,首要任务是获得港督府批准。
陈姐,这件事交由你负责交涉,最迟明年底必须动工。”
大学计划只是会议重点之一。
在讨论完其他事项后,林朝羽宣布散会。
新年伊始,整个青山集团洋溢着欢腾的气氛!
除董事会分红外,符合条件的核心技术骨干同样享有分红。
虽然不及董事们的数额,但已是普通工人年薪的数倍。
表现最突出的是五级员工张凯,独揽三万分红。
而集团像他这样的五级人才,足足有二百三十八位!
至于普通员工,林朝羽直接发放了双倍月薪作为新年贺礼!
每人两三百虽不算多,但二十多万员工加起来,开支便相当可观!
这件事很快引来媒体的关注。
《大明报》记者季兴原本打算采访普通工人,但听说青山集团的留学生已开始为公司效力,便将焦点转向他们。
“您好,我是《大明报》记者季兴。
据其他工人所说,您刚从英国留学归来就直接担任产品副经理,而非从基层晋升,请问原因是什么?”
接受采访的留学生名叫裴和平。
他回答道:“能直接担任产品副经理,主要得益于林董事长的培养计划。
他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我们在英国学习,让我们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如果从基层做起,反而会浪费这些资源,您觉得呢?”
“这么说,您所学的知识对生产有很大帮助?”
裴和平微微一笑:“具体情况不便多说,但我们负责的产品已取得重大进展。
如果明年三月新机器顺利投产,青山集团旗下纺织业的运行效率至少提升30%以上。”
纺织机械的发展已进入瓶颈期。
西方国家每年投入人力财力研发新机器,但近几年进展甚微。
季兴对此有所了解,但他没想到,西方未能突破的难题,竟被这些留学生解决了。
他略带惊讶地问:“据我所知,西方在纺织机械领域的研发停滞不前,而你们留学归来就能取得突破,原因何在?”
裴和平解释道:“在英国期间,我们不仅学习,还进入工厂实习,参与实际工作。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借鉴传统工艺,才在短期内实现突破。”
“看来林总送你们出国深造的决定非常明智!对了,听说你们年底还获得了分红,方便透露具体金额吗?”
提到分红,裴和平难掩兴奋:“我工作六个月,拿到一万八千二百港币!当然,分红与个人能力挂钩,但林董事长对员工确实慷慨!”
香江某报刊亭前。
周围挤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