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决策(1 / 2)

作为集团高层,他清楚林朝羽的财力有多雄厚。

“我明白了,我会尽快拟定方案,不过需要朝武传媒协助。

”贺志洪说道。

“直接联系王志成。

”林朝羽点头。

钱,林朝羽不缺。

但放弃公摊,短期内必然亏损。

当所有人都在利用公摊获利,而林朝羽却反其道而行,损失显而易见。

贺志洪虽不认同这一决定,但也无法改变林朝羽的决策。

随后,他动身前往王志成处。

这主要是一则推广信息。

北角

李嘉成的楼盘已基本竣工。

近期他的塑胶花生意几乎停滞,剩余资金全部投入房地产业。

接下来将正式公开发售。

房产落成后,物业管理权也掌握在他手中。

李嘉成特意邀请庄明月参观新楼盘。

他对这位表妹表露了心意,庄明月既未明确拒绝,也未接受。

或许需要时间,也可能需要他取得更多成就。

望着新建的工业大厦,李嘉成思绪万千。

“只要住户搬进来,这个社区就由我掌控!”

他暗自冷笑:“以后绝不允许这里开设青山医馆或诊所。

若我拥有更多土地,定要让林朝羽的医馆无法立足!”

当然,这只是他的幻想。

若没有林朝羽的存在,李嘉成或许真能做到。

在另一时空的零售市场,李嘉成的百佳超市与怡和集团的惠康超市占据百货业70%份额,其屈臣氏集团与怡和旗下的万宁公司则垄断近70%的医药销售。

后来法国家乐福和本地苹果速销曾试图进军香港,但彼时李嘉成已占据绝对优势,零售网络尽在掌控。

在这座城市,资本并非万能——零售终端几乎全被巨头把持,他们甚至胁迫供应商“二选一”:若与新入局者合作,便终止生意往来。

最终,家乐福和苹果速销因巨额亏损退出市场,连配送车都无法驶入李嘉成控制的住宅区与写字楼。

这就是垄断的威力。

林朝羽此刻入场恰逢时机。

若再晚二十年,即便能力再强,也将深陷垄断泥潭。

既然香港终将诞生行业巨头,何不由我来主宰?

正交谈间,陈秘书匆匆赶来。

“李董,突发新闻!”

“什么消息?”李嘉成心头骤然掠过一丝不安。

“林朝羽上新闻了!”陈秘书快步走进来,手中举着一份报纸:“您看看!”

李嘉成接过报纸,目光一扫,顿时瞳孔微缩。

又是林朝羽!

这家伙正式宣布北角的居民小区竣工,并亲自命名为——万达城。

这名字是林朝羽临时改的。

起初,贺志洪提议叫“朝羽小区”,但林朝羽觉得太随意,直接否决,最终定下了“万达城”。

对他来说,给公司取名可以应付,但楼盘命名绝不能马虎。

北角距离李嘉成的地盘并不远。

李嘉成的眉头微微跳动,一旁的庄明月忍不住开口:“林朝羽也进军房地产了?”

“现在地产行业这么热,他自然不会错过。

”李嘉成合上报纸,淡淡道,“走吧。”

庄明月迟疑道:“他的项目离你这么近,会不会是冲着你来的?”

李嘉成讪笑一下,摸了摸鼻子:“就算竞争也无所谓,香江市民这么多,买他房子的多,买我的也不会少。”

庄明月思索道:“话虽如此,但香江总人口就三百多万,买了他房子的,多半不会考虑你的。

以他的作风,肯定还有后手。”

即便她不说,李嘉成也清楚林朝羽的能耐,这人总能玩出些新花样。

庄明月的分析不无道理。

眼下香江能买得起房的人有限,如果客户都被林朝羽抢走,他的房子卖不出去,欠廖创兴银行的贷款何时能还清?

“他确实有两下子,但房地产他刚涉足,未必能拿我怎样。

”李嘉成故作轻松地笑笑,“别太担心,我送你回去。”

庄明月点头:“好。”

……

夜里,李嘉成辗转难眠,心中焦虑难平。

上一次,他可是被林朝羽折腾得不轻。

林朝羽再次进军房地产行业,这次选在了离自己地盘不远的北角。

连李嘉成都摸不清他这次又耍什么花招。

心中带着几分不安,李嘉成走进长江实业的办公室。

这时,陈秘书恰巧送来了最新的《大明报》——想了解林朝羽的动向,这份报纸绝对是最佳选择。

翻开报纸,李嘉成只看了一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又来这套!”

李嘉成原本以为,林朝羽无非是降价促销,和他打一场价格战。

但他并不担心,毕竟香江房价居高不下,即便林朝羽压低售价,对他的影响也有限。

大不了房子卖得慢一点,迟早能回本。

可万万没想到,林朝羽这次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公摊面积,一刀砍在了要害上。

就在昨天,万达城项目正式开售,而林朝羽随即向全香江市民科普了什么叫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什么?就是把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设备间、地下室、公共走廊、过道、公共门厅这些公共区域,统统算进购房者的房产面积里!”

“现在的房子,标的是60平米,结果公摊占了20平,实际居住面积只剩40平。

这就是公摊,让你的房子严重缩水,简直是在坑害所有香江市民!”

“整个小区的公摊面积加起来,绝对远超实际公摊。

业主可以轻松测量自家室内面积,但公摊呢?难道要业主自己拿着尺子去量楼梯、电梯、公共区域?你能把整栋楼一寸一寸量清楚吗?”

文章洋洋洒洒,把公摊面积的猫腻扒了个底朝天。

李嘉成的脸黑得像锅底。

公摊面积是他引以为傲的“创举”,当初他信誓旦旦地宣扬,正是因为有公摊,房价才能降下来。

这套说辞确实唬住了不少人。

表面上房价看似低了,可仔细一算,购房者根本没省钱,反而花了更多冤枉钱。

现在,全香江都要炸锅了!

“这个该死的林朝羽!”李嘉成咬牙切齿。

他怎么也没想到,林朝羽压根不玩降价,而是直接掀桌子——废除公摊!

他之前发明的公摊面积,如今已成为地产商普遍采用的计算方式。

这种方式到底好不好?显然不好,否则这些开发商怎会统一采用公摊?

如今,林朝羽直接揭开了这层遮羞布。

同时,林朝羽公开宣布,从即日起,朝羽实业旗下所有住宅项目仅计算室内面积,标准直接向欧美看齐。

砰!

李嘉成狠狠将报纸摔在桌上,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他的工业大厦二期项目,恐怕要滞销了。

《大明报》的销量自不必说。

此刻,林朝羽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李嘉成的不祥预感愈发强烈。

工业大厦二期——这块原本的工业用地,如今已改为住宅区。

仍有部分香港市民前来询价。

“你们这房子是按室内面积算,还是公摊面积?”

“我们按公摊面积计算。

”售楼小姐微笑道,“您要看看房吗?”

“公摊面积?”市民立刻摇头,“那算了,公摊就是坑人的,我去万达城看看!”

“等等!”一旁另一名市民叫住他,疑惑道,“你刚说什么公摊面积、室内面积?”

“简单来说,”先前那人解释道,“我买100平的房子,30平是公摊,实际只有70平可用,却要付100平的钱。”

“什么?”另一人惊讶道,“开玩笑吧?”

“玩笑?”对方无奈摇头,“你没看《大明报》吗?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房价看似低了,实际面积缩水了。

就算你真想买70平,公摊部分也肯定比实际多。”

他叹气道:“现在宁愿单价贵点,也要买没公摊的房子。

搞公摊的全是骗子!”

另一人愣了片刻,又有人附和:“没错,以前哪有公摊?现在倒好,个个玩这套。”

“万达城是林朝羽先生的楼盘,我相信林先生不会骗我们!”

“没错,林先生是什么人物?给员工发奖金随便就是一两万,他还推行了赤脚医生计划,让我们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林先生从不会欺骗香江人,买他的房子,绝对放心!”

……

李嘉成盯着当天的销售数据,脸色阴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