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沸沸扬扬(2 / 2)

如果塑胶花工厂仍在,至少还有现金流,可现在……”

庄静庵看着李嘉成苦恼的神情,微微摇头。

他明白这才是李嘉成的真正意图。

当初塑胶花工厂也是靠庄静庵借钱才办起来,如今李嘉成显然是来借钱的。

但对庄静庵来说,李嘉成只是外甥,并非女婿,这笔钱他并不想借。

对庄静庵而言,上千万的资金绝非小数。

他沉思片刻,开口道:“我可以帮你联系廖创兴银行,但你需要抵押资产来借贷还债。”

李嘉成稍感意外,虽未直接从庄静庵处借到钱,但这已是不错的结果。

名声至关重要。

作为未来的首富,他深知其中道理。

眼下资金紧缺,能获得贷款已算幸事。

保住名声,才是重中之重。

长江塑胶花厂内,李嘉成面色阴沉。

正如他所料,即便还清欠款,经销商仍不愿订货。

质量问题令他们心有余悸,而消费者只认林朝羽的品牌,甚至拒购无logo产品。

品牌效应已被林朝羽牢牢占据。

不过,李嘉成并不慌张。

香江市场受阻,还有岛国。

只要岛国订单持续,便不足为虑。

……

青山集团

“还钱了?”林朝羽轻笑,“倒有魄力!”

这一举动挽回了李嘉成的声誉,至少在长远上维护了他的诚信形象。

名声有时价值连城,但前提是拥有足够的资本。

李嘉成显然具备这一条件。

王荣翻看数据,推测道:“老板,李嘉成手头未必有这么多现金,很可能是贷款还债。”

“贷款?”林朝羽挑眉。

王荣指向资料:“我核算过他的利润,虽赚了几千万,但近期他在北角和柴湾投资工业大厦,资金回笼较慢。”

林朝羽点头:“李嘉成行事还是稳健。”

他唯一两次冒险,其一是1967年那次特殊事件中的豪赌。

1984年,中英谈判敲定了香江的未来归属,英资企业纷纷撤离,李嘉成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再次大赚一笔。

稳扎稳打大半生,两次精准抄底,李嘉成以低价囤积大量土地,奠定崛起基础,最终登上华人首富宝座。

此后收购和记、港灯集团乃至赫里斯能源,皆因大势已成。

如今楼市火热,遍地预售楼盘,但银行与地产商若协调不力,极易背负巨额贷款,稍有不慎便会破产。

张家兄弟便是前车之鉴。

“这些地产项目恐怕吸走了李嘉成的现金流,他一直依赖塑胶花的利润来购置工业用地。

”王荣分析道,“因此,我认为李嘉成虽然亏损,但几个地产项目仍在推进,很可能依赖银行贷款。”

“贷款?”林朝羽沉吟片刻,吩咐道:“让李茂空去查,看看他究竟从哪家银行贷款,汇丰、恒生还是其他?无论如何,务必查清楚!”

王荣点头:“没问题!”

……

“伊沢健太郎先生,非常高兴与您会面,也十分荣幸您能参观我的工厂,这为我们的合作增添了更多可能。

”此刻,林朝羽正与伊沢健太郎交谈。

他必须竭尽全力,让李嘉成的塑胶花厂难以为继。

伊沢健太郎略显惊讶:“林先生,您竟然会说日语?”

“自学的。

”林朝羽微微一笑,伸手示意:“请!”

站在林朝羽身旁,伊沢健太郎不得不承认,相比李嘉成的工厂,林朝羽的厂房更加整洁,全程参观未见脏乱差之象。

工人们井然有序,甚至被组织起来学习,这令他颇为震撼。

“您的工厂的确与李嘉成的不同。

”伊沢健太郎感叹道。

“伊沢健太郎先生,听说您今年刚结婚?”林朝羽看似随意地问道。

“是的,我与妻子年前完婚,目前正计划要孩子。

”伊沢健太郎答道,“怎么,林先生还未成家?”

“我还年轻,不着急。

”林朝羽笑了笑,“新婚燕尔便来香江出差,伊沢健太郎先生真是敬业,赚钱养家,堪称模范丈夫。”

眼前这位日本人相貌端正,但不知为何,林朝羽总觉得自己从前世卖过的某些光碟上见过这张脸。

新婚之际被外派出差,家中后院却悄然起火,刚回国就要喜当爹?

伊沢健太郎始终猜不透林朝羽的真实意图。

几番交谈下来,林朝羽早已将这个日本商人的底细摸透——绝非什么正人君子。

让我放弃与李嘉成的合作转投你门下?

餐桌上,伊沢健太郎正襟危坐:林先生,这需要请示上级!

伊沢先生,林朝羽慢条斯理地斟满清酒,香江市场的实际情况,不都取决于您如何向上汇报么?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听说您新婚燕尔,如今名古屋房价高企,每月的房贷压力不小吧?

被戳中痛处的伊沢健太郎神色一凛:林先生此话何意?

贵国实行年功序列制,想必伊沢先生这两年虽促成近七千万订单,职位薪资却未见提升?林朝羽把玩着酒杯,去年与李嘉成的塑胶花生意大获成功,今年又签下数百万新单,可曾换来过应有的回报?

伊沢健太郎握筷的手指逐渐发白。

那个蠢货长手大和凭什么压自己一头?新婚燕尔却被外派,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

伊沢先生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林朝羽的话语似远似近。

你能开什么价码?伊沢健太郎猛然抬头。

林朝羽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伊沢健太郎不得不承认林朝羽句句诛心。

积压的怨气终于冲破理智,他直截了当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按交易额抽成。

林朝羽给出了答案。

林朝羽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给你交易额的百分之一,假如我和松坂屋的合作金额是一千万,那么伊沢健太郎先生就能拿到十万。”

“十万!”伊沢健太郎迅速在心里计算起来。

如果按照林朝羽的说法,以日本目前的塑胶花需求量,自己一年至少能赚五十万,甚至更多。

他清楚,在日本,塑胶花的市场不仅存在,而且潜力巨大,远未达到饱和。

“另外,”林朝羽接着说道,“我想了解松坂屋是否还有其他需求,比如塑胶玩具,我也能代工。

糖果零食也可以考虑。

我和李嘉成不同,他专注塑胶花,而我的业务范围更广。”

伊沢健太郎思索片刻,回答:“回国后,我可以给你一份清单,但价格必须降低。

松坂屋没有理由购买比日本本土更贵的产品。”

林朝羽点头同意:“没问题。”

伊沢健太郎深吸一口气:“明天我就回日本。

林先生,下次我会亲自过来。

祝我们合作顺利!”说完,他向林朝羽伸出手。

“合作愉快!”林朝羽握住他的手。

……

日本,名古屋

伊沢健太郎深夜才回到家。

简单汇报完工作后,他走进家门,妻子小泽明步早已等候多时。

“怀孕了?我们不是还在备孕吗?”伊沢健太郎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