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兑现承诺(2 / 2)

他往下读去,眉头渐渐皱起:“林朝羽发了十万奖金?奖励四个工人提高了塑胶花的生产效率?”

读到此处,谷泰和猛地倒抽一口气。

四个人分十万块。

每人竟能拿两万五?

一瞬间,谷泰和只觉得胸口发闷,呼吸都不顺畅了。

乔洪这人他熟,就住在附近,这家伙居然每个月能赚两万五?

越想越气,谷泰和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蹭地窜了上来。

凭什么?

乔洪能干的活,他谷泰和照样能干!

他咬紧牙关,脑子飞快转起来——自己现在管的是止咳糖浆生产线,能不能优化流程?能不能压缩成本?

…………………

人骨子里都带着不甘。

你乔洪算老几?

几天前不也和我一样,月薪两三百的打工仔?

现在你乔洪能拿两万五奖金,我谷泰和差哪儿了?

要是差距太大,或许还会自叹不如。

可偏偏——

在谷泰和眼里,乔洪跟他半斤八两。

乔洪行,自己没理由不行!

这股倔劲一上来,谷泰和立马盘算着要干票大的。

他乔洪能成事,我谷泰和照样能!

而这,正是林朝羽要的效果。

重奖重赏,广而告之。

为的就是让企业内部卷起来——真正懂机器、懂省料的从来不是坐办公室的,而是生产线上的工人。

他们天天摸机器,问题在哪儿门儿清。

唯一的短板是文化不够。

林朝羽的套路很简单:鼓励工人敢想敢说,再给他们补文化课。

初期改进容易,越往后越需要知识打底。

既有文化又熟悉产线,发现问题自然手到擒来。

林朝羽清楚,自己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终究孤木难成林。

爱因斯坦的理论,不也得靠千万人接力实现?眼下,他更得把精力用在理顺公司管理上。

青山集团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清晰的晋升体系。

为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林朝羽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他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并将公司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员工培养中。

这实属无奈之举。

在当时的香江,能读写已属难得,懂物理、化学的人更是稀缺的人才。

这段时间,林朝羽并未停歇。

他日夜编写教材,内容涵盖前世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常常累得手臂酸痛。

同时,他也在与人合作研发一款新型打字机,希望支持汉语拼音输入,以提高效率。

毕竟,计算机要到七十年代末才能普及,眼下只能先靠打字机节省时间。

针对工厂员工,林朝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 掌握3000个汉字为第一级,工资300元。

- 学完小学课程,掌握基础数学运算,工资提升至350元,为第二级。

- 完成初中课程并通过考试,工资涨至500元,为第三级。

- 高中考试合格者,工资升至800元,为第四级。

- 具备专业技术能力者,工资直接1000元起步,为第五级。

之后仍有晋升空间,直至达到林朝羽本人的级别。

不过,目前从丁来旺往下的职级仍处于空白状态。

这并非林朝羽吝啬,而是专业书籍的翻译工作繁重,需要他亲自参与。

不过,他很快找到了一个高效的方法——利用现有的500人培训班,让他们尝试翻译,再通过内部讨论和工人反馈来修正内容。

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显着。

……

随着林朝羽对生产设备的调试完成,新一批塑胶花迅速投入市场。

他派出销售团队联系各地经销商,并以每件便宜5毛钱的价格大量供货。

这一举措让经销商们大吃一惊。

林朝羽的名声早已传开——无论是与张家的激烈竞争,还是与金镛的笔战,都让他成为焦点。

如今他大规模进军塑胶花市场,再次引发关注。

一直以来,林朝羽的产品都只是李嘉成的备选方案。

客户们更倾向于订购李嘉成的塑胶花,只有在缺货时才会转向其他供应商。

一方面,李嘉成作为塑胶花行业的先行者,拥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他的产品质量也确实优于众多小作坊。

另一方面,李嘉成与潮州商会关系密切,商界同行多少都要卖潮州商人几分薄面。

然而,如今林朝羽打破了这一局面。

他将每朵塑胶花的价格下调了五角。

实际上,林朝羽的成本节省远不止五角,还包括人工开支的降低。

过去,一名工人每分钟只能制作一朵塑胶花,但在乔洪改进工艺流程后,四名工人每分钟能产出128朵。

效率的提升大幅削减了人力成本。

林朝羽的大幅降价立刻吸引了塑胶花经销商的注意。

五角钱的差价看似微不足道,但销量一旦上去,积少成多便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更令经销商心动的是,林朝羽的产能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大批量订单的需求。

……

香江北角,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李嘉成坐在宽敞的办公室内审阅经营简报。

这个习惯始于三年前,当时他正是通过英文报刊发现了塑胶花的商机。

尽管他通晓英文,但简报仍以中文呈现,同时附上公司近期的运营及盈利数据。

这一点上,他与林朝羽的管理风格颇为相似。

“嗯?”李嘉成突然皱眉,抬头唤道:“陈秘书!”

陈秘书快步进门,李嘉成将简报推到他面前,沉声道:“最近塑胶花的销量为何骤降?”

陈秘书显然早有准备,立即答道:“老板,原因是朝羽实业近期进军塑胶花市场,林朝羽突然宣布全线产品降价五角。”

“什么?”李嘉成脸色一沉,“怎么现在才汇报?”

尽管塑胶花行业已现颓势,但按李嘉成的预判,至少还有一两年盈利空间。

过去三年间,这项生意已为他带来数千万利润。

正是这笔资金,让李嘉成顺利踏入房地产行业。

尽管他一心想要专注于地产生意,但眼下塑胶花业务依然红火,短时间内,李嘉成还不打算放弃这块市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林朝羽突然出手了。

他直接将价格压低了五毛钱。

对于林朝羽,李嘉成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