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实验室的时空探索
在繁华都市的地下深处,距离地面百米的岩层之下,隐藏着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只有冰冷的金属光泽和仪器运转的细微声响,构建出一片属于科学的净土。实验室占地面积广阔,足有上千平方米,内部被划分为运算区、分析区、硬件维护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有序地摆放着,从高精度传感器到超低温冷却系统,无一不是当今世界顶尖的科技产物。闪烁的指示灯交替变换着红、蓝、绿三色光芒,跳动的数据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字符与曲线飞速流转,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这个实验室的非凡使命——探索时空维度的终极奥秘。
量子计算机 “星耀” 就矗立在实验室的核心运算区,它是整个实验室的心脏,也是人类目前最顶尖的量子计算成果。其外形巨大,高度超过五米,直径达三米,通体由航空级钛合金打造的金属外壳散发着冷冽的哑光色泽,如同一个蛰伏在地下的巨型机械怪兽。无数纤细的光纤线路和耐高温管道在其周围纵横交错,连接着周边数十台辅助服务器,蓝色的冷却液在透明管道中缓缓流动,为核心部件降温,确保其稳定运行。“星耀” 的量子比特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万个,运算速度是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的上万倍,能够处理人类目前难以想象的复杂数据模型。
负责操作 “星耀” 的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的顶尖科学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放弃了外界的名利诱惑,投身于这项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时空探索项目。为首的是年轻却才华横溢的陈宇博士,他今年刚满三十岁,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量子物理专业,年纪轻轻便已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数十篇重磅论文,是公认的量子时空领域的领军人物。陈宇身材修长,穿着一身白色的实验服,领口别着实验室的专属徽章,鼻梁上戴着一副简约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明亮,透露出对科学探索的极致执着与无限热情。
他的团队成员各有所长,配合默契无间。精通量子算法的林晓是团队中的唯一女性,她有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思维敏捷,擅长构建复杂的时空运算模型,曾凭借独创的 “多维时空迭代算法” 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的多个难题;擅长数据分析的张伟则是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性格沉稳细致,能从海量杂乱的数据中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如同数据海洋中的“寻宝人”;而专注于硬件维护的赵强则是团队的“守护神”,他曾是军工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对各类精密仪器的构造了如指掌,无论“星耀”出现何种硬件故障,他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排查修复。
二、时空模拟的紧张运算
这天,陈宇和往常一样,带领团队进行着关于时空维度的模拟计算。这已经是他们开展这项研究的第三个年头,此前他们已经成功模拟了多个小型时空节点的演变过程,距离解开时空奥秘的目标越来越近。他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 “星耀” 强大的运算能力,构建出完整的时空维度模型,解析时空扭曲、折叠、穿越的物理规律,进而探寻那些隐藏在宇宙深处的未知法则,甚至为人类未来的时空旅行奠定理论基础。
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计算机有着本质区别。传统计算机基于二进制比特,每一个比特只能处于 0 或 1 两种确定状态之一,而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则依托量子叠加态的特性,可以同时处于 0 和 1 两种状态,这使得量子计算机能够进行高度并行的计算,处理复杂问题的速度呈指数级提升。例如,要破解一个复杂的加密算法,传统超级计算机可能需要上万年,而“星耀”这样的量子计算机只需短短几小时便能完成。
“所有参数准备完毕,引力场数据加载完成,能量波动模型导入成功。”林晓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实验室中,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弹出一个个绿色的确认框,标志着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陈宇微微点头,眼神凝重地看着“星耀”的核心控制台,沉声道:“启动‘星耀’,开始时空维度模拟运算,运算目标锁定华夏历史时空,重点推演秦朝时期的时空稳定性。”
“收到,启动运算程序。”赵强按下控制台中央的红色按钮,同时密切关注着旁边的硬件监控屏幕,确保各项指标正常。
瞬间,“星耀”开始运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声音由弱渐强,最终稳定在一个低沉的频率,如同大地的脉搏在跳动。无数的数据在主屏幕上飞速闪过,字符和曲线交织成一片流动的光影,实验室中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愈发紧张。陈宇和团队成员们都紧紧盯着各自的屏幕,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每一次运算都是一次未知的探索,可能会收获突破性的成果,也可能一无所获。
他们输入了大量关于时空参数的数据,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力场强度、宇宙射线能量波动、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甚至是天体运行对地球时空的影响等,通过复杂的“多维时空迭代算法”,试图模拟出华夏历史进程中时空的演变轨迹,寻找时空维度的薄弱节点。
三、异常数据引发的危机预警
随着计算的进行,“星耀”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主屏幕上的数据流已经快到肉眼无法分辨,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光影。实验室中的温度略微升高,冷却系统的负荷不断加大,管道中的冷却液流速明显加快,发出轻微的潺潺声。陈宇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紧紧握着拳头,目光死死锁定在屏幕角落的时空稳定性系数上,这个系数是判断时空是否稳定的核心指标,正常情况下应该维持在 0.8 以上,低于 0.5 则意味着时空可能出现裂隙。
起初,各项数据都在预期范围内波动,时空稳定性系数始终稳定在 0.85 左右,表明历史时空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团队成员们稍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看来前期的模型构建是成功的。
突然,就在运算推演到秦朝始皇二十二年的节点时,屏幕上的数据骤然出现了异常的波动。原本平滑的曲线瞬间变得陡峭扭曲,如同被狂风席卷的海面,有序的数字序列变得混乱不堪,各种红色的警告弹窗疯狂弹出,刺耳的警报声在实验室中响起,打破了之前的宁静。
“警告!时空稳定性系数急剧下降!当前系数 0.3!”
“警告!检测到未知能量波动!强度正在持续增强!”
“警告!预测到时空裂隙将在目标节点扩大!”
一连串的警告信息如同重锤般砸在众人的心上,随后,一个惊人的结果出现在主屏幕的中央位置,用醒目的红色加粗字体显示着:经运算推演,时空裂隙将在秦朝始皇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夜扩大至直径三米,裂隙能量将对该时空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进而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稳定性。而这个时间,恰好对应着团队此前通过历史文献与时空坐标比对得出的结论——芈玉入宫的第五年。
芈玉这个名字,对于陈宇团队来说并不陌生。在之前的时空探索中,他们曾检测到秦朝时期存在一个异常的时空信号源,经过长期的追踪与分析,最终锁定信号源来自一位名为芈玉的后宫女子,她的生命轨迹与时空维度存在着奇妙的关联,仿佛是某个时空节点的“锚点”。
四、紧急核查与真相确认
陈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猛地后退一步,双手撑在控制台边缘,才能勉强维持身体的平衡,眼镜滑落至鼻尖,露出的眼睛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他从事时空研究多年,从未遇到过如此清晰且危险的时空预警,一旦秦朝的时空裂隙扩大,不仅会导致那个时代的历史走向彻底偏离轨道,更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后续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甚至危及现代时空的稳定性。
“不可能!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陈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迅速扶正眼镜,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立刻启动紧急核查程序,重新检查所有输入数据和运算算法,务必确认是否存在误差!”
“收到!”林晓和张伟异口同声地回应,两人瞬间切换到工作状态,原本的震惊被专业的冷静所取代。林晓负责核查运算算法,她调出了“多维时空迭代算法”的核心代码,逐行逐句地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漏洞,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快得几乎出现残影;张伟则负责核对输入数据,他将之前导入的引力场、能量波动、物质分布等所有参数重新调取出来,与数据库中的标准数据进行逐一比对,同时分析异常数据出现的节点和原因。
赵强则紧张地检查“星耀”的硬件运行状态,他快速穿梭在各个服务器之间,手中拿着便携式检测仪器,逐一测试核心部件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指标。“星耀”的运算负荷已经达到了峰值,部分部件的温度接近临界值,他立刻调整冷却系统的参数,加大冷却液的流量,同时关闭了部分非核心的辅助功能,确保“星耀”在核查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实验室中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只有键盘敲击声、仪器检测声和警报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陈宇站在主屏幕前,目光在林晓、张伟、赵强三人的操作屏幕之间不断切换,心中的焦虑如同潮水般不断上涨。他知道,这次的核查结果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整个研究项目的走向,更关系到两个时空的安危。
半小时后,林晓率先完成了算法核查,她抬起头,脸色凝重地对陈宇说:“陈博,算法没有问题,所有核心代码都经过了三次交叉验证,不存在逻辑漏洞和运算错误。”
紧接着,张伟也完成了数据核对,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沉声道:“陈博,输入数据全部核对完毕,与数据库标准数据一致,没有出现任何录入错误,异常数据的出现并非源于数据误差。”
赵强也随后汇报:“硬件运行状态正常,所有核心部件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星耀’的运算结果具备可信度。”
五、时空关联的深度解析
三人的汇报如同三记重锤,彻底击碎了陈宇心中最后的侥幸。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既然数据和算法都没有问题,硬件也正常,那么这个时空预警就极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秦朝始皇二十二年,芈玉入宫第五年,时空裂隙扩大,这三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关联。
“立刻调取芈玉的时空轨迹数据,将其与时空裂隙扩大的节点进行深度关联分析。”陈宇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但眼神中的凝重却丝毫未减。他知道,现在不是恐慌的时候,必须尽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制定应对方案。
张伟迅速操作电脑,调取了团队之前收集整理的关于芈玉的所有时空数据。屏幕上随即出现了一条复杂的时空轨迹曲线,曲线的起点是芈玉穿越到秦朝的那一刻,终点则是当前运算推演到的始皇二十二年,曲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标注着对应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时空能量波动强度。
“将时空裂隙扩大节点的能量波动数据与芈玉的时空轨迹进行叠加比对。”陈宇下令道。
张伟立刻执行操作,屏幕上的两条曲线开始缓慢叠加。当叠加到始皇二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夜这个节点时,奇迹般的一幕出现了:芈玉的时空轨迹曲线在此时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能量强度达到了她入宫以来的峰值,而时空裂隙的能量波动曲线与这条轨迹曲线完美重合,仿佛是芈玉的时空能量引发了裂隙的扩大。
“这……这怎么可能?”林晓瞪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一个人的时空能量怎么可能强大到足以引发时空裂隙的扩大?这不符合我们之前建立的时空能量模型。”
陈宇皱紧眉头,陷入了沉思。按照传统的时空理论,单个生命体的时空能量极其微弱,即便存在穿越现象,也很难对整个时空维度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芈玉显然是个例外,她的时空轨迹从一开始就存在异常,其身上的时空能量强度远超普通穿越者,甚至在某些节点能够影响局部的时空稳定性。
“难道是她穿越时携带的某种未知能量?或者是她在秦朝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时空属性?”陈宇喃喃自语,试图找到合理的解释,“赵强,立刻启动‘星耀’的深度解析功能,对芈玉的时空能量属性进行全面分析,重点检测是否存在未知能量因子。”
“收到,正在启动深度解析功能。”赵强立刻操作控制台,“星耀”的运算负荷再次提升,发出的嗡嗡声变得更加低沉,主屏幕上开始出现大量关于能量属性的分析数据,包括能量频率、波长、粒子构成等。
经过一个小时的深度解析,结果终于出来了。屏幕上显示,芈玉的时空能量中确实存在一种未知的能量因子,这种能量因子具有极强的时空穿透性和波动性,与时空裂隙的能量属性高度相似,仿佛是同源而生。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未知能量因子的强度会随着芈玉在秦朝的地位提升和影响力扩大而不断增强,到了始皇二十二年,其强度已经足以对时空裂隙产生强烈的牵引作用,从而导致裂隙扩大。
六、危机应对的方案研讨
“看来,芈玉就是解开这次时空危机的关键。”陈宇终于理清了思路,他看着屏幕上的分析结果,语气坚定地说道,“她身上的未知能量因子与时空裂隙同源,且能量强度与她的处境息息相关。如果不能在始皇二十二年之前找到抑制这种能量因子的方法,或者帮助她稳定自身的时空能量,时空裂隙一旦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张伟皱着眉头问道,“我们现在无法直接穿越到秦朝,即便能够穿越,贸然干预历史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时空悖论,到时候不仅救不了秦朝的时空,反而会让现代时空陷入危机。”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时空穿越技术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即便“星耀”能够精准定位时空坐标,人类也还没有制造出能够承受时空裂隙能量、实现安全穿越的载体。而且,根据时空伦理准则,随意干预历史进程可能会导致历史线扭曲,引发蝴蝶效应,进而改变现代社会的存在基础,这是所有时空研究者都极力避免的。
林晓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设想:“或许我们可以尝试通过量子信号传递的方式,向芈玉传递信息,指导她如何稳定自身的时空能量,或者提供抑制未知能量因子的方法。量子信号具有时空穿透性,理论上可以跨越时空维度进行传递,而且不会对历史进程造成直接干预,相对安全。”
“这个思路可行,但难度极大。”陈宇点点头,随即又提出了担忧,“首先,我们需要精准定位芈玉在始皇二十二年之前的时空坐标,确保信号能够准确传递到她手中;其次,我们需要将复杂的能量稳定方法转化为她能够理解和执行的信息,毕竟她身处秦朝,不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最后,我们需要确保量子信号不会被时空裂隙的能量干扰,能够顺利穿透时空壁垒。”
赵强补充道:“而且,‘星耀’的量子信号发射功能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最大传递距离只能覆盖近百年的时空范围,要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传递信号,需要对发射系统进行大幅改造,同时提升‘星耀’的能量输出功率,这可能会对硬件造成一定的损耗。”
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已经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陈宇当机立断,说道:“立刻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分为三个专项小组开展工作。林晓带领算法组,负责优化量子信号传递算法,精准定位芈玉的时空坐标,同时将能量稳定方法转化为适合秦朝的信息形式;张伟带领数据组,负责收集更多关于秦朝始皇二十二年之前的历史数据,包括宫廷局势、芈玉的处境、当时的科技水平等,为信息转化提供依据;赵强带领硬件组,负责改造量子信号发射系统,提升‘星耀’的能量输出功率,确保信号能够顺利传递。”
“明白!”三人齐声回应,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实验室中的氛围从之前的压抑焦虑变得充满斗志,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科学研究的挑战,更是一场关乎两个时空安危的战斗。陈宇站在主屏幕前,看着团队成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凭借团队的智慧和“星耀”的强大能力,一定能够找到应对时空危机的方法,守护好历史与现代的时空稳定。
七、信号传递的技术攻坚
硬件组的赵强团队则面临着最为艰巨的挑战——改造量子信号发射系统,提升“星耀”的能量输出功率。量子信号要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壁垒,需要的能量强度是现有系统的十倍以上,这意味着不仅要对发射模块进行彻底改造,还要升级“星耀”的能源供给系统。
赵强带领团队成员拆解了量子信号发射器的核心部件,发现原有发射天线的材质无法承受高强度的量子能量,必须更换为新型的超导材料。这种超导材料在超低温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他们不得不重新设计冷却系统,将发射模块的温度控制在零下二百七十度以下。同时,“星耀”的原有能源核心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输出功率已达极限,赵强团队只能通过优化反应堆的内部结构,提升能量转化效率,同时临时加装三个辅助能源模块,形成“一主三辅”的能源供给体系。
改造过程中,意外频发。一次,在测试新型超导天线时,由于能量负载过高,天线瞬间被烧毁,产生的冲击波将实验室的钢化玻璃震出裂纹。赵强看着报废的天线,眉头紧锁,连续三天三夜泡在实验室里,反复测算能量阈值,调整天线的结构设计,最终采用了多阵列分布式天线的方案,将能量分散到多个子天线中,避免单点过载。
陈宇每天都要召开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各个小组遇到的问题。他既要关注算法的优化进度,确保信号编码的准确性,又要跟进硬件改造的质量,担心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深夜的实验室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时而在算法组指导编码逻辑,时而在硬件组查看设备运行数据,眼底的血丝越来越重,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日夜攻坚,三个小组终于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林晓团队优化后的量子信号算法,定位精度达到了米级,能够精准锁定芈玉所在的楚韵轩;编码后的信息被转化为一套特殊的符文图案,既蕴含了能量稳定的方法,又符合秦朝的文化认知,不会显得突兀;赵强团队改造后的量子信号发射系统,能量输出功率提升了十二倍,经过多次模拟测试,能够成功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壁垒。
“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启动量子信号传递?”林晓看着陈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陈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团队成员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沉声道:“启动!目标时空坐标:秦朝始皇二十一年冬,咸阳宫楚韵轩;信号接收者:芈玉。”
八、跨时空信号的艰难传递
“收到,启动量子信号发射系统!”赵强按下了发射控制按钮。
瞬间,“星耀”的能源核心全力运转,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实验室的灯光随之剧烈闪烁,蓝色的冷却液在管道中高速奔流,温度显示器上的数字急剧下降。量子信号发射器的多阵列天线发出微弱的蓝光,一股强大的量子能量被压缩、编码,化作一道无形的信号波,朝着既定的时空坐标疾驰而去。
主屏幕上,信号传递进度条缓慢推进,从1%到10%,再到20%,每一次提升都伴随着能量消耗的急剧增加。“星耀”的运算负荷达到了历史峰值,核心温度不断攀升,赵强紧盯着监控屏幕,随时准备调整冷却系统参数。
“警告!时空壁垒能量干扰增强,信号衰减率超过50%!”突然,系统发出了红色警告,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曲线急剧下降。
“立刻启动信号增强程序,加大能量输出!”陈宇果断下令。
赵强立刻操作控制台,开启了三个辅助能源模块,量子信号的能量强度瞬间提升,信号衰减率逐渐稳定下来。但仅仅过了十分钟,新的问题出现了:“警告!检测到时空裂隙的能量牵引,信号轨迹出现偏移!”
原来,此时秦朝的时空裂隙虽然尚未扩大,但已经存在微弱的能量波动,对量子信号产生了牵引作用,导致信号轨迹偏离了原定的楚韵轩坐标。
林晓迅速反应,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整信号定位算法:“正在修正信号轨迹,启用动态追踪模式,根据时空能量波动实时调整坐标!”
算法的优化起到了作用,信号轨迹逐渐回归正轨,但能量消耗也随之大幅增加。实验室中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屏幕上的信号传递进度,心中默默祈祷。
三个小时后,信号传递进度终于达到了99%,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就在这时,“星耀”突然发出一声刺耳的异响,主屏幕上的信号强度瞬间归零,所有指示灯全部变成红色。
“怎么回事?”陈宇厉声问道。
赵强飞速检查设备:“不好!能源核心过载,自动停机保护了!信号传递中断!”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惨白,一个月的努力难道就要功亏一篑?陈宇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道:“立刻排查能源核心故障,启动应急能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系统!”
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赵强带领硬件组拆解能源核心,排查故障点;张伟则启动应急能源系统,为实验室提供临时电力;林晓则监测时空信号的残留轨迹,寻找再次传递的机会。
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抢修,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能源核心的一个超导线圈因过载烧毁。赵强团队迅速更换了备用线圈,重启了“星耀”系统。但此时,之前锁定的时空窗口已经关闭,想要再次传递信号,必须重新计算时空坐标,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空窗口。
陈宇看着疲惫不堪的团队成员,心中充满了愧疚与坚定:“大家先休息四个小时,恢复体力。四个小时后,我们重新计算时空坐标,再次启动信号传递。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们都必须成功!”
九、秦朝后宫的异常异动
与此同时,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咸阳宫,正值始皇二十一年的深冬。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将整个宫殿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寒风呼啸着穿过宫墙,卷起地上的积雪,发出呜呜的声响,宛如鬼哭。
楚韵轩内,温暖如春。地龙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芈玉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翻阅着李斯呈上来的水渠工程进度奏折。她身着一袭暗红色的锦缎宫装,裙摆绣着金线勾勒的凤凰图案,华贵而不失威严,头发挽成高高的凤冠髻,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步摇上的翠羽轻轻晃动,尽显皇后威仪。
入宫五年,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初来乍到、谨小慎微的异世女子。如今的她,执掌后宫大权,恩威并施,赢得了六宫上下的拥戴;在前朝,她的贤德与智慧也备受认可,嬴政对她信任有加,时常与她商议朝政大事,她提出的“火烧水激”修渠之法、后宫支援前线等举措,更是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
“皇后娘娘,外面雪下得更大了,要不要吩咐小厨房煮些姜茶暖暖身子?”晚晴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羹走进来,轻声问道。
芈玉放下奏折,接过银耳羹,微微点头:“好,再煮一些送到燕姬和蜀姬的宫殿,她们身子弱,冬日里要多加留意。”
“奴婢知道了。”晚晴应诺着退了下去。
芈玉喝了一口银耳羹,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大雪覆盖了宫墙,也掩盖了宫廷的纷争,一切看似平静,可她的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最近一段时间,她总觉得身体有些异样,时常会感到一阵莫名的眩晕,尤其是在夜晚,闭上眼睛后,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奇怪的画面——闪烁的光影、复杂的符号,还有一些听不懂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
起初,她以为是冬日寒冷,气血不足所致,便让贤妃为她开了几副调理的汤药,但服用后并无好转,那种眩晕和奇怪的幻觉反而越来越频繁。
“难道是宫中的饮食出了问题?还是有人暗中作祟?”芈玉心中闪过一丝疑虑。她执掌后宫多年,树敌不少,虽然大部分异己势力都已被肃清,但难保不会有漏网之鱼,想要暗中加害于她。
就在这时,窗外的雪地里突然闪过一道微弱的蓝光,速度极快,如同流星划过,瞬间便消失不见。由于雪光刺眼,殿内的宫女们都未曾察觉,唯有芈玉恰好抬头,捕捉到了这诡异的一幕。
她心中一动,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寒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窗外除了漫天飞雪和皑皑白雪,别无他物,仿佛刚才的蓝光只是她的幻觉。
“难道是我最近太过劳累,出现了错觉?”芈玉喃喃自语,正准备关上窗户,手腕上突然传来一阵灼热的痛感。她低头一看,只见手腕上戴着的一枚玉佩正在发出淡淡的蓝光,与刚才窗外闪过的蓝光一模一样。
这枚玉佩是她穿越到秦朝时随身携带的唯一物品,材质不明,通体莹白,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她一直不知道其用途,只是习惯性地戴在身上。如今,这枚从未有过异常的玉佩突然发光发热,让她意识到刚才的蓝光绝非幻觉,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十、玉佩显灵与信息解码
芈玉立刻关上窗户,回到软榻上,小心翼翼地取下手腕上的玉佩。此时,玉佩的蓝光已经变得愈发明亮,上面的奇怪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开始缓缓流动,散发出一股温和却强大的能量,萦绕在她的指尖。
那种莫名的眩晕感再次袭来,这一次,脑海中的画面和声音变得更加清晰。她看到了闪烁的屏幕、复杂的仪器、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影,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声音,像是某种语言,却一个字也听不懂。
“娘娘,您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晚晴煮完姜茶回来,看到芈玉脸色苍白,手中紧握着一枚发光的玉佩,不由得紧张起来。
“无事。”芈玉定了定神,将玉佩紧紧攥在手中,对晚晴说道,“你先下去,没有我的吩咐,不准任何人进来。”
晚晴虽然心中担忧,但还是恭敬地应了一声,退了出去,并贴心地关上了殿门。
楚韵轩内只剩下芈玉一人,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感受着玉佩传来的能量和脑海中的信息。渐渐地,那些原本听不懂的声音开始变得清晰,脑海中的画面也开始有序地组合起来。她发现,那些奇怪的符号和画面,竟然是一套完整的信息,虽然表达方式与秦朝截然不同,但其中的核心内容,她却能隐隐理解。
信息中提到了“时空裂隙”“能量波动”“未知因子”等陌生的词汇,还包含了一套复杂的呼吸吐纳之法,以及一些利用天地灵气稳定自身能量的方法。虽然她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但结合最近身体的异常和玉佩的反应,她隐约猜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与这些未知的事物有关,而这套呼吸吐纳之法,或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知过了多久,玉佩的蓝光渐渐减弱,最终恢复了原本的莹白之色,脑海中的画面和声音也随之消失。芈玉松开手,发现手心已经被汗水浸湿,手腕上的灼热感也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刚才的眩晕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将玉佩重新戴回手腕上,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这枚玉佩到底是什么来历?那些信息又是来自哪里?“时空裂隙”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与自己有关?
一连串的问题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一时难以平静。她知道,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不仅关乎她个人的安危,更关乎整个大秦的命运。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宫女的通报声:“皇后娘娘,陛下驾到!”
芈玉心中一动,迅速收敛心神,整理了一下衣饰,起身迎接。嬴政的到来,或许能为她带来一些线索,或者说,她需要借助嬴政的力量,进一步探寻这个秘密。
十一、君臣同心,共探奥秘
嬴政身着玄色龙袍,踏着积雪走进楚韵轩,身上带着一股寒气。他刚处理完朝政,听闻芈玉近日身体不适,便特意过来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