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炼妖坊的困境
咸阳城的东郊,渭水之畔,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一片占地百亩的工坊建筑群。远远望去,那连绵的屋舍与高耸的烟囱如同一头蛰伏的黑色巨兽,在朦胧天光中显露出巍峨而神秘的轮廓。这里便是大秦帝国最核心的军工重地——炼妖坊,一个支撑着秦军铁骑横扫六合的“兵器熔炉”。
坊墙高逾三丈,全部由从雍州深山开采的墨玉花岗岩砌成,每一块石材都经过百名工匠的精雕细琢,严丝合缝。墙面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玄奥符文,这些符文以朱砂混合金粉勾勒,在晨光下泛着微弱的红光。它们并非寻常装饰,而是当年方士徐福奉始皇帝之命亲自布下的“聚火结界”,既能抵御外敌弓箭火攻,又能引导天地间的火元素汇聚于工坊之内,确保百余座熔炉常年保持着千度高温的最佳火候。
正门宽达两丈,两扇青铜镶铁的巨门重达千斤,门面上铸有日月星辰图案,门环则是一对张口咆哮的饕餮兽首,兽口中衔着碗口粗的玄铁柱,需四名身着玄甲的壮汉合力才能缓缓推动。此刻,巨门半开,两队北军锐士手持长戟,腰佩秦剑,如两尊黑色雕塑般肃立两侧。他们的铠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光,头盔下露出的眼神锐利如鹰,每一次呼吸都沉稳有力,将任何试图靠近的可疑之人都纳入严密的警戒范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踏入坊门的瞬间,一股混杂着硫磺的刺鼻味、焦炭的烟火气与金属的腥气的热浪便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窒息。百余座高炉如队列般整齐排列,炉口吞吐着橘红色的火焰,将半边天空映照得一片赤红。巨大的木质风箱在奴隶们的合力拉动下,发出“呼哧——呼哧——”的沉重声响,每一次拉动都为熔炉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氧气,使得炉火烧得愈发旺盛,火星从炉口跳跃而出,落在地面的炭灰上,溅起点点余烬。
工匠们大多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满了晶莹的汗珠,汗水顺着肌肉的沟壑滑落,在脚下的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又迅速被高温蒸发成白雾。他们中既有世代为秦效力的军工匠人,手指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也有从六国俘虏而来的能工巧匠,眼神中带着一丝隐忍与专注。此刻,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没有多余的交谈,只有工具碰撞与火焰燃烧的声响交织成一片。
西北角的锻打区,十几名膀大腰圆的壮汉轮流抡着三十余斤重的铁锤,对烧得通红的铁坯进行锻打。“叮铛——叮铛——”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清脆而有力,火星四溅,在昏暗的工坊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如同流星坠落。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正眯着眼,用一柄小巧的铜锤在铁坯上轻轻敲打标记,每一次落点都精准无误——那是在确定锻造的纹理走向,确保铁坯的韧性达到最佳状态,他的额头上布满汗珠,却连擦都顾不上擦。
工坊中央的空地上,停放着二十余辆尚未完工的战车,如同蛰伏的猛兽。这些战车采用的是云梦泽深处特产的千年楠木为车架,经过桐油浸泡、火烤定型、防虫防腐等七道复杂工序处理,木质坚硬如铁,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车轮则是由青铜整体铸造而成,直径近一米,轮辐上雕刻着繁复的云雷纹,不仅极具视觉冲击力,更能在行驶中分散地面传来的冲击力,增强车轮的稳定性。
然而,此刻这些象征着大秦军威的战车旁,却围满了愁眉苦脸的工匠,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几名铁匠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断裂的轮轴唉声叹气,那根由精铁反复锻打而成的轮轴断口参差不齐,边缘还带着因高温摩擦而产生的焦黑痕迹,显然是在高速转动中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崩裂的。
“这已经是这个月坏的第十八根轴了!”一名年轻工匠用力挠着头,语气中满是沮丧与焦虑,“再过十日就是向军中交货的日子,照这个进度,咱们至少要差一半的量。到时候别说领俸禄了,怕是连脑袋都保不住!”他的脸上满是惶恐,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旁边一位年长的工匠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道:“咱们试过加粗轴身,从原来的三寸加到四寸,也试过在轴心上镶嵌铜条增强韧性,可还是没用。昨天公子扶苏派来的监工看到断轴的时候,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撂下话说是再解决不了,就要把咱们炼妖坊的主管和掌籍令一起押到廷尉府问罪!”他的眼神中满是无奈,手中的铁锤无力地垂在地上。
工坊主管李默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手中的马鞭无意识地敲击着掌心,发出“嗒嗒”的轻响。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大秦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对匈奴的北伐,这些战车是骑兵的重要辅助装备,既能运送粮草,又能在战场上形成防御屏障。若是耽误了工期,别说他这个主管要被罢官夺爵,就连掌籍令张碎谷这位三朝元老都要承担连带责任,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北伐大计。
2. 芈玉的到来
此时的炼妖坊外,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正缓缓停下,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马车由四匹纯白的西域骏马牵引,马身上佩戴着鎏金马鞍与银色铃铛,行走间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车厢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打造,表面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车窗蒙着轻薄的鲛绡,透过鲛绡能隐约看到车内女子纤细的身影。
车帘被一名宫女轻轻掀开,一名身着楚式曲裾深衣的女子款款走了下来。她便是芈玉,前几日刚随楚国和亲使团来到咸阳,名义上是嫁给秦王的宗室子弟,实则是楚国向大秦示好的“质子”。今日趁着天气晴好,她便带着两名贴身宫女偷偷溜出驿馆散心,一路东行,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咸阳东郊这片戒备森严的区域。
芈玉生得极美,一双杏眼清澈灵动,如同含着一汪秋水,鼻梁高挺,唇色如樱,肌肤白皙如玉。她身上的曲裾采用的是楚国特有的云锦织造,底色为淡雅的月白色,上面用银线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图案,行走间凤凰的羽毛仿佛在随风飘动,要从衣料上飞出来一般。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前途未卜,但她眉宇间却没有丝毫怯懦与哀怨,反而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聪慧与坚韧。
“姑娘,这里好像是大秦的军工重地,咱们还是快走吧!”旁边的宫女小翠有些紧张地拉了拉芈玉的衣袖,声音压低了几分,“秦律森严,擅闯禁地可是重罪,要是被卫兵发现了,咱们都要遭殃!”她的脸上满是担忧,眼神不时瞟向坊门口的卫兵。
芈玉却轻轻摆了摆手,目光被工坊内热火朝天的景象所吸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她自幼便对机械构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楚国时,经常趁着父亲不注意,溜到皇家工坊去看工匠们制作各种器物,从农具到兵器,她都能看上个大半天,久而久之,不仅认识了各种工具,还积累了不少机械原理方面的知识,甚至能对一些简单的器物提出改良建议。
“你看他们好像遇到了麻烦。”芈玉伸手指了指工坊中央围在一起的工匠们,轻声说道。她的视力极好,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清楚地看到工匠们手中断裂的轮轴,以及他们脸上愁苦的神情。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在她心中升起——她想知道,这些大秦工匠究竟遇到了什么难题。
就在这时,一阵争吵声从工坊内清晰地传了出来,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我都说了,轴身太细是关键!咱们得把轴再加粗两指,这样才能承受住压力!”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另一个声音立刻反驳:“加粗有什么用?上次加粗后轴是没断,但车轮转起来比以前重了三倍,战马根本拉不动,这样的战车在战场上就是废物!”
芈玉听到这里,心中一动,一个模糊的想法在脑海中闪现。她整理了一下衣袖,缓步走到坊门口,对着守门的士兵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声音清脆而有礼:“这位军爷,我乃楚国来的和亲使者芈玉,偶然路过此地,听闻坊内工匠遇到了轮轴难题,小女不才,对机械构造略知一二,或许能略尽绵薄之力,还请军爷通融。”
守门士兵上下打量了芈玉一番,面露难色。炼妖坊乃是大秦禁地,别说外国使者,就是普通官员也不得随意进入。但对方毕竟是楚国使者,身份特殊,衣着华丽,身边还跟着宫女,显然不是普通人。他若是贸然驱赶,万一得罪了对方,自己也担待不起。士兵犹豫了片刻,拱手说道:“姑娘稍等,此事在下做不了主,容我去禀报主管大人,请示后再给姑娘答复。”说完,便转身匆匆跑进了工坊,脚步急切。
3. 初次交锋
不多时,那名士兵便跟着一名身着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来。中年男子面容方正,下巴上留着短须,眼神锐利,正是炼妖坊的主管李默。他看到芈玉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会是一位如此年轻貌美的楚国女子,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对着芈玉拱手行礼:“在下炼妖坊主管李默,不知芈玉姑娘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姑娘海涵。”
“李主管客气了。”芈玉微微一笑,笑容温婉却不失气度,“我在坊外听闻工匠们为战车轮轴之事烦恼,心中恰好有一些粗浅的想法,不知能否进去亲眼看一看轮轴的情况?若是能帮上忙,也算是小女为秦楚两国友好尽一份力。”
李默面露犹豫之色,眉头紧锁。让一名外国女子进入炼妖坊这种核心军工重地,若是传出去,他这个主管难辞其咎。但眼下轮轴问题确实棘手,工匠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果,眼看交货日期临近,他正急得焦头烂额。若是这芈玉真能解决问题,那便是大功一件,不仅能化解危机,还能在公子扶苏面前露脸。思忖片刻后,李默咬牙做了决定:“既然姑娘有此心意,那便随我来吧。但还请姑娘遵守坊内规矩,不得随意触碰工坊器物,更不得泄露任何军工机密,否则在下也无能为力。”
芈玉点头应允:“多谢李主管信任,小女一定遵守规矩。”随后便跟着李默走进了炼妖坊。刚一进入工坊,扑面而来的热浪与金属气味让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很快便适应过来,径直朝着那几辆出了问题的战车走去。工匠们看到突然进来一位身着华服、容貌绝美的女子,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好奇地打量着她,眼中满是疑惑与惊讶。
“这是谁啊?怎么让个女子进炼妖坊了?”“听说是楚国来的使者,说能解决轮轴的问题呢!”“一个女子能懂什么军工技术?这不是瞎捣乱吗?咱们这么多大男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一个娇滴滴的外国女子能行?”工匠们的议论声如同嗡嗡的蜜蜂声,传入芈玉耳中,但她并未在意,而是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断裂的轮轴,仔细观察起来。
她用手指轻轻抚摸着轮轴的断口,感受着粗糙的边缘,又起身走到战车旁,查看车轮的安装位置、轴套的磨损情况,甚至蹲下身观察了车轮与地面接触的角度。片刻后,她站起身,对着围拢过来的工匠们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地说道:“各位师傅,依我看,这轮轴断裂并非因为轴身太细,而是因为轮轴的受力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在两端所致。”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传来一阵哄笑与嗤声。一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工匠站了出来,他是余鼎的徒弟,名叫王虎,双手叉着腰,不屑地说道:“受力不均?我们早就想到了!师傅带着我们试过加粗轴身、镶嵌铜条、甚至用兽皮包裹轴套,可还是没用!你一个足不出户的女子,能有什么新花样?别在这里耽误我们干活了!”
芈玉并未动怒,反而平静地看着王虎,耐心解释道:“师傅莫急,各位之前的方法都是在‘增强硬度’上做文章,却没有从‘分散受力’的根本问题入手。车轮在转动时,轴的两端与车轮连接处承受的压力最大,而中间部分相对较小。现在的轮轴是均匀粗细,就像一根两端受力的木棍,最容易从两端断裂。只有改变轮轴的形状,让受力点均匀分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忍不住问道,他是工坊里资历较深的工匠,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但也多了几分期待——毕竟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
芈玉走到一辆战车旁,伸出手指着轮轴与车轮的连接处,详细说道:“我们可以采用‘两头粗中间细’的纺锤形设计,在轴的两端与车轮接触的部位增加厚度,形成一个凸起的‘轴肩’,这样既能增大受力面积,又能让压力向中间分散。同时,还可以在轴套内侧镶嵌一层石墨粉末,石墨质地润滑,能大大减少轮轴与轴套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速度。两者结合,轮轴的使用寿命至少能延长三倍。”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而沉稳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说得好!思路清晰,切中要害!不知这位姑娘是何人?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名身着黑色官服、腰间佩着玉带、留着浓密胡须的中年男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他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眼神深邃,正是炼妖坊的掌籍令张碎谷,也是大秦军工领域的权威人物。
4. 激烈争执
芈玉见张碎谷到来,连忙敛衽行礼,姿态恭敬而不失从容:“小女芈玉,见过掌籍令大人。小女乃楚国和亲使者,今日偶然路过此地,恰逢工匠们遇到难题,便斗胆发表了一些粗浅看法,让大人见笑了。”
张碎谷上下打量着芈玉,眼中的赞赏之色愈发浓厚。他从事军工多年,见过无数能工巧匠,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女子对机械构造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他点了点头,语气诚恳地说道:“姑娘年纪轻轻,对机械构造竟有如此深的造诣,实在难得!我炼妖坊正为轮轴之事发愁,不知姑娘可愿入我炼妖坊,参与战车改良之事?老夫定会向陛下举荐你的才华!”
芈玉心中一喜,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她在楚国时便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来到秦国后更是深感前途渺茫,如今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能力,她怎能不激动?她连忙再次行礼,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喜悦:“小女愿意!多谢大人赏识,小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