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204章 糜竺陈登苦劝进

第204章 糜竺陈登苦劝进(1 / 2)

刘备在小沛城外一番“影帝级”的谦逊表演,效果拔群。他前脚刚回到大营,后脚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小沛城内外。

“听说了吗?刘皇叔亲自来城下,客客气气地求见刘将军,说只是路过,绝无恶意!”

“是啊是啊,就带了二三十人,关二爷和赵将军都没穿铠甲!”

“啧啧,这才是仁义之师啊!哪像吕布那帮人,横行霸道!”

“刘将军要是不开门,岂不是显得咱们小气,不识好歹?”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交头接耳,舆论风向开始悄悄转向。就连守城的一些低级军官和士卒,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刘皇叔这么给面子,咱们将军要是再端着,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城守府内,刘何将军可就没那么轻松了。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厅堂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刘备这一手以退为进,把他架在火上烤啊!开门吧,怕吕布怪罪,曹豹那边也没法交代;不开门吧,道理上说不过去,手下人心里有想法,糜竺先生那边更没法交代。难啊!真是左也难,右也难!

“报——!” 亲兵急匆匆跑进来,“将军,糜别驾(糜竺)和陈元龙(陈登)先生联袂来访,已到府门外!”

刘何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两位可是徐州文官集团的领袖,陶使君的心腹,也是暗中推动迎立刘备的主力。他们这个时候来,用意不言自明。

“快请!不,我亲自去迎!” 刘何不敢怠慢,赶紧整理一下衣冠,小跑着迎了出去。

府门外,糜竺和陈登并肩而立。糜竺年纪稍长,面容儒雅,眼神温和中透着精明;陈登则年轻许多,身材挺拔,目光锐利,充满朝气。两人见到刘何,都是笑容可掬地拱手行礼。

“刘将军,叨扰了。”

“何德何能,劳二位先生大驾光临,快请进,快请进!” 刘何赶紧将二人请进客厅,分宾主落座,吩咐上茶。

寒暄几句后,糜竺放下茶盏,切入正题,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刘将军,想必已知晓刘玄德公今日来过城外之事了吧?”

刘何心里苦笑,面上还得装作镇定:“是,玄德公确实来过,态度甚为诚恳。只是……末将职责所在,不得不谨慎行事,已请玄德公暂回营等候消息。”

陈登年轻气盛,说话更直接一些:“刘将军的谨慎,我等理解。然,如今徐州局势,危如累卵,将军岂能不知?陶使君病重,州事堪忧。吕布虽勇,然暴虐无恩,欺凌同僚(暗指曹豹等人依附吕布排挤他人),长此以往,徐州必生大乱!届时,将军守此小沛孤城,前有狼(曹操)后有虎(袁术),内有忧(吕布猜忌),将军何以自处?”

这话点到了刘何的痛处。他何尝不知道吕布靠不住?只是势单力薄,不敢反抗而已。

糜竺接过话头,语重心长:“元龙所言极是。刘将军,你我皆是徐州臣子,深受陶使君厚恩。当此危难之际,正当同心协力,择明主而事,以保境安民。刘玄德公,仁义布于四海,信义着于天下,更兼有关、张、赵万夫不当之勇,此乃天赐徐州之明主也!陶使君亦深以为然,故有托付之意。将军若能顺应大势,迎玄德公入城,共扶汉室,则上不负陶公知遇之恩,下可保小沛军民平安,将来论功行赏,将军亦不失封侯之位!此乃利国利民利己之万全策也!”

刘何被说得心动,但仍有顾虑:“二位先生所言,句句在理。只是……吕布那边,兵强马壮,若知我迎刘备入城,必引兵来攻,如之奈何?”

陈登微微一笑,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将军多虑了。吕布勇而无谋,色厉内荏。其如今看似强大,实则内部不稳,外有强敌。我料其闻听此事,虽会恼怒,但未必敢倾力来攻小沛。其一,他需防曹操、袁术;其二,郯城内部,亦非铁板一块。只要将军与玄德公同心协力,稳固城防,深沟高垒,吕布必不敢轻举妄动。待其与曹操等相争,元气大伤,则是我等收复徐州之时!”

糜竺也补充道:“况且,玄德公入城,乃奉陶使君之命,名正言顺。吕布若敢来犯,是以下犯上,不义之举,必失人心!将军据理力争,有何惧哉?”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唱红脸分析利害,一个唱白脸许以重利,把刘何说得心潮澎湃,疑虑渐消。

正说话间,又一名亲兵进来,在刘何耳边低语几句。刘何脸色微变,对糜竺、陈登苦笑道:“二位先生,真是巧了。曹豹将军派人送来口信,说吕布温侯已知刘备兵临城下,甚为不悦,令我等紧守城池,不得放入一兵一卒,否则……以军法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