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把话挑明了。
赵云在一旁听得火冒三丈,差点想抄起铁枪把这帮蛀虫赶出去!买个破官花了三百万,这还没上任呢,又要钱?这官场也太黑了吧!
蔡琰用眼神制止了赵云,她沉吟片刻,从柜台里取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锦盒,里面装着几刀最上乘的“云琰精笺”和一定银子(大约值五十万钱)。她将锦盒递给周主事,微笑道:“周主事辛苦。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权当琰给诸位同僚的茶资。备案之事,就劳烦主事费心了。”
周主事接过锦盒,掂了掂分量,又打开看了看里面的纸张,脸上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蔡令史果然爽快!放心,一切包在下官身上!日后在尚书台,有何难处,尽管开口!”
又寒暄了几句,周主事才心满意足地带着人走了。
他们一走,赵云就忍不住骂道:“什么东西!贪得无厌!师姐,咱们干嘛给他钱?这官当得也太憋屈了!”
蔡琰叹了口气:“赵师兄,这便是官场常态。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周主事官职不高,却是直接管着新官备案考核的实权人物。若得罪了他,他随便找个由头卡我们一下,或者在我们考绩上做点手脚,后患无穷。花点小钱,买个顺畅,也是无奈之举。”
“可这也太窝囊了!”赵云愤愤不平。
“小不忍则乱大谋。”蔡琰目光深远,“我们捐官,本就是为了减少麻烦,立足自保。若因小失大,与这些底层官吏冲突,反而得不偿失。只要不触及根本,些许钱财,舍了就舍了。”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事情接二连三。有自称是蔡琰“上司”的兰台丞派人来“指导工作”,暗示需要“孝敬”;有御史台的小吏来“了解情况”,话里话外透着可以“关照”;甚至还有宫里的低级太监,来恭贺“蔡大人高升”,顺便“化个缘”……
这些“官场规矩”,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不断消耗着他们的钱财和精力。赵云感觉自己不是在造纸,而是在不停地填一个个无底洞!他越来越觉得,这官买得,好像也不是那么划算。
蔡琰虽然应对得体,但眉宇间的疲惫也日渐加深。她深知,这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官场倾轧和权力斗争,远比这些敲诈勒索要凶险得多。他们这只懵懂的小羊,已经被迫闯入了狼群环伺的丛林。
“官场敲门砖”,拿到了,但门后的世界,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黑暗。这块用重金买来的“护身符”,究竟能护他们多久?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多的陷阱,还是转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