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雪原的獠牙(1 / 2)

“凛冬”号的巨炮能夷平村庄,却无法征服雪原。乌萨斯第四集团军的入侵,在整合运动层层叠叠、无所不在的抵抗下,迅速从一场预想中的闪电歼灭战,演变成了一场血腥而绝望的泥潭。而这一切,都围绕着整合运动高效而致命的三层作战体系展开。

第一板斧:赤卫队的地道网——扎根于大地的荆棘

帝国军占领的每一个村庄,都仿佛变成了一座沉睡的火山。白天,这里似乎已被彻底“肃清”。可一旦夜幕降临,或者帝国军队稍有松懈,复仇的火焰便会从地底喷涌而出。

在斯捷潘诺夫卡村,一支帝国巡逻队正在被征用作为营部的谷仓外烤火。突然,他们脚下的地面无声无息地塌陷,几名士兵惨叫着落入深坑,坑底密布的、淬了源石毒素的木刺瞬间结束了他们的痛苦。还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几支弩箭从废弃的牲口槽、水井壁中射出,精准地命中了军官和哨兵。

在沃罗宁诺村,帝国军的临时弹药堆放点半夜突然发生剧烈爆炸。不是炮击,而是有人通过复杂的地道网,将源石爆炸物直接埋在了近三分之一弹药。

赤卫队员们,这些曾经的农民、矿工、猎户,如今成了地下的王者。他们用最简陋的武器——土地雷、淬毒陷阱、弩箭、斧头——无情地收割着侵略者。他们从不与帝国军正面交锋,一击之后,无论成果大小,立刻通过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消失得无影无踪。帝国军占领的“后方”,变成了前线,每一个村庄都成了需要重兵把守的堡垒,极大地分散和消耗了帝国军的兵力和精力。

第二板斧:游击队的飘忽突袭——雪原上的寒风

在更广阔的雪原和林地间,由经验丰富的猎人、前游击队战士和部分雪怪小队成员组成的游击支队还有各个村庄自己独立的游击队 ,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展开了无休止的袭扰。

他们深谙机动灵活的精髓。帝国军的补给队是他们最爱的目标。长长的辎重车队在雪原上行进,随时可能从侧翼的树林中射来一阵密集的箭雨,或者踩上伪装巧妙的绊雷。当护卫部队冲向袭击者时,对方早已借助滑雪板或对地形的熟悉,消失在茫茫林海雪原之中。

亚历山大和雷德各率领一支精锐游击队,像两把锋利的剔骨刀,专门寻找帝国军漫长战线上的薄弱环节。他们可能白天还在北边袭击了一个前哨站,晚上就出现在南边,伏击了一支换防的小队。

他们行动如风,悍不畏死。帝国军派出的清剿部队往往连他们的影子都摸不到,反而经常在复杂的林地或沼泽中迷失方向,遭到反伏击而损失惨重。

游击队的存在,使得帝国军主力部队如同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充满弹性的罗网,行军速度变得极其缓慢,后勤补给线岌岌可危,士气在无休止的提防和被动挨打中持续低落。

第三板斧:第一旅的运动铁拳——决定性的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