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尔赛斯。”
绿发少女微笑着伸出手,笑容干净而富有感染力,
“目前……算是个独立研究员吧,主要兴趣在生物工程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模拟上。”
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缪尔赛斯的思维极其跳跃,时而深入到克里斯滕推进器设计的散热问题,时而又天马行空地畅想起如何在飞船内模拟出森林的空气循环。
她的知识面广得惊人,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往往能提出一些克里斯滕从未想过、却又切中要害的角度。
克里斯滕发现,和缪尔赛斯交谈,与和“导师”学习的感觉完全不同。“导师”是引导者,是知识的源泉,为她构建坚实的理论基座。而缪尔赛斯,则像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共鸣体,能激发她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如何将冷硬的科技与生命的需求相结合方面。
“我觉得,你的飞船,不应该只是一个冰冷的金属盒子。”
缪尔赛斯眨着眼睛说,
“它应该像一个……会呼吸的、小小的世界。哪怕只是为了一个宇航员,也应该让他感觉到,自己携带着一片故土的生机去往星空。”
这句话,莫名地让克里斯滕想起了“导师”讲述的那些关于人性与温暖的寓言。她看着缪尔赛斯那双充满生机与想象力的眼睛,心中一动。或许,“导师”所说的“带着人性去探索”,不仅仅指宇航员本身,也包含了他们所置身的环境?
这次短暂的交流,在克里斯滕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她没有立刻邀请缪尔赛斯加入,毕竟她的“事业”还处于高度保密和初创阶段。但她记下了缪尔赛斯的联系方式,隐约觉得,这个思维独特的少女,未来或许会成为她构建那片星空梦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能为冰冷的钢铁注入生命气息的园丁。
回到实验室,克里斯滕向“导师”和塞雷娅提起了缪尔赛斯。“导师”在面具后似乎笑了笑,只是简单评价了一句:
“生态循环是长期太空生存的关键。一个优秀的生物学家,价值不亚于一名顶尖的物理学家。”
而塞雷娅,在初步调查未发现缪尔赛斯有明显威胁背景后,也默许了这种潜在的接触。
资金、技术、人才……未来莱茵生命的几大支柱,在“导师”这只来自异时空的蝴蝶翅膀扇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悄然汇聚。克里斯滕的星空之路,似乎因为这份提前到来的助力,少了几分孤寂的悲壮,多了几分扎实的希望与更加丰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