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袁侨:古代“分合战术双杰”!凭“分兵诱敌+合兵攻坚”,拿捏战局主动权
勾践:越国“分合诱敌狠人”,声东击西破吴军
越国攻打吴国,越军驻扎在长江南岸,吴军驻扎在长江北岸。勾践把军队分成左右两军,再把自己身边六千名精锐亲兵组成中军。
约定好第二天交战,到了黄昏时分,勾践下令左军士兵嘴里衔着枚(防止出声),逆江而上五里地待命;又命令右军士兵同样衔枚,渡江到北岸五里地外待命。
半夜时分,勾践下令左右两军在江水中擂鼓呐喊,故意制造声势。吴军听到鼓声,吓得魂飞魄散:“越国人竟然分兵两路,这是要夹击我们啊!” 没等天亮,就赶紧把军队一分为二,准备分别抵御左右两路越军。
勾践见吴军上当,立刻下令中军士兵衔枚悄悄渡江,不击鼓、不呐喊,趁吴军兵力分散发起突袭。吴军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越军趁机包围了吴国。
袁侨:东晋“合兵攻坚达人”,集中火力破汉军
桓温率军讨伐成汉,手下人提议把军队分成两路,从不同路线进军,以此分散敌军兵力。
袁侨坚决反对:“现在我们孤军深入敌军腹地,就该集中所有兵力,争取一战取胜!万一其中一路战败,整个大局就彻底完了!” 桓温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全军集中推进,还扔掉了做饭的锅具,只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明决一死战的决心。
汉军没想到晋军如此勇猛,被集中火力的晋军打得大败,桓温率军一路直逼成汉都城成都。
冯梦龙点评:分合战术的正反案例
- 分兵取胜:钟会率领大军在剑阁牵制姜维的蜀军,邓艾则率领另一支部队从阴平道绕后偷袭蜀汉腹地,最终成功灭蜀。
- 合兵取胜:吴王夫差率领三万人组成严密方阵,凭借强大的气势发起进攻,晋军看到这阵仗都心生畏惧,不敢轻易迎战。
- 分兵战败:黥布把军队分成三路,想让三路军队互相支援。有人提醒他,军队驻扎在容易溃散的地方,一旦其中一路战败,其他两路肯定会跟着逃跑,但黥布不听,最终果然全军溃败。
- 合兵战败:金兀术在顺昌之战中,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城下,军队人数太多,在狭窄地带根本没法灵活调动,最终被宋军击败。
【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