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745章 语智之一《辩才》12 富弼

第745章 语智之一《辩才》12 富弼(2 / 2)

富弼能寸土不让还让契丹接受增币,核心逻辑是“不卑不亢,用‘道理破局+利益绑定+心理拿捏’三重攻势”:

1.先拆“战争阴谋”,戳中契丹主核心顾虑:点透“劝战大臣是为自身谋利,皇帝却要承担战争风险”的本质,让契丹主意识到“打仗对自己没好处,通好才是稳赚”;

2.再破“违约指控”,用事实化解对立:逐一解释契丹质疑的“防御措施”,说明都是合理操作、并非违约,让契丹没理由再纠缠“宋朝失信”;

3.最后守“领土底线”,用荣辱+利益换让步:坚决拒绝割地,同时给出“增币替代割地”“岁币比联姻更有利”的替代方案,既守住国土,又给足契丹主台阶;面对“献纳”用字的刁难,用“兄弟之国”“历史典故”反驳,既维护宋朝尊严,又不激化矛盾。

二、核心启示:遇“强势施压+核心利益争夺”,别妥协,用“情理并重+利益置换”破局

这种“守底线、给台阶、抓痛点”的谈判思路,对现在应对“商业利益争夺、职场核心权益维护、人际强势压迫”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遇“对手施压+抢占核心资源”:比如竞品想让你放弃某块市场,否则就恶意降价竞争,别退让。像富弼那样:“你抢占市场是为了盈利,但恶意降价只会两败俱伤;我们可以达成分区合作,你做A区域,我们做b区域,各自深耕,既不冲突,还能减少竞争成本,比互相消耗更有利”,用“利益置换”替代“被迫妥协”;

- 职场遇“领导强制分配不合理任务,侵犯核心权益”:比如领导让你接手超出职责范围的任务,还没额外补偿,别硬扛也别硬拒。可以说:“这个任务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要是接手,会影响我原本的核心工作进度;要是确实需要我做,我可以协助,但需要调整原有工作优先级,或者安排同事配合,这样才能保证两边都不耽误”,用“道理(职责边界)+解决方案(资源支持)”守住权益;

- 生活遇“他人强势索要核心利益,比如借大额钱不还”:比如亲友借了大额钱,到期不还还找借口,别纵容。可以说:“我借钱给你是出于信任,现在我也需要这笔钱应急;你要是一直不还,不仅影响我的生活,还会伤了咱们的感情。不如你制定一个分期还款计划,每个月还一部分,这样既不影响你,我也能放心”,用“情理(信任与感情)+利益(还款方案)”倒逼对方履约。

简单说就是:“面对核心利益被争夺、被强势施压时,别慌也别妥协。关键是先守住底线,再用‘讲道理’化解对立,用‘给利益’给对方台阶,最后用‘抓痛点’让对方明白‘合作比对抗更有利’,既保住核心权益,又不激化矛盾,这才是最高效的谈判思路。”

【原文】富弼

契丹乘朝廷有西夏之忧,遣使来言关南之地。地是石晋所割,后为周世宗所取。富弼奉使,往见契丹主曰:“两朝继好,垂四十年,一旦求割地,何也?”契丹主曰:“南朝违约,塞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将以何为?群臣请举兵而南。吾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弼曰:“北朝忘章圣皇帝之大德乎?澶渊之役,苟从诸将言,北兵无得脱者。且北朝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所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北朝欲用兵,能保必胜乎?就使幸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与,抑人主当之与?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契丹主大悟,首肯者久之。弼又曰:“雁门者,备元昊也。塘水始于何承矩,事在通好前。城隍修旧,民兵亦补阙,非违约也。”契丹主曰:“虽然,吾祖宗故地,当见还耳。”弼曰:“晋以卢龙赂契丹,周世宗复取关南地,皆异代事。若各求地,岂北朝之利哉?”边批:占上风。既退,刘六符曰:“吾主耻受金币,坚欲十县,何如?”弼曰:“本朝皇帝言:‘为祖宗守国,岂敢妄以土地与人?北朝所欲,不过租赋耳。朕不忍多杀两朝赤子,故屈地增币以代之。’边批:占上风。若必欲得地,是志在败盟,假此为辞耳。”明日契丹主召弼同猎,引弼马自近,谓曰:“得地则欢好可久。”弼曰:“北朝既以得地为荣,南朝必以失地为辱。兄弟之国,岂可使一荣一辱哉?”猎罢,六符曰:“吾主闻公荣辱之言,意甚感悟,今唯结姻可议耳。”弼曰:“婚姻易生嫌隙。本朝长公主出嫁,赍送不过十万缗,岂若岁币无穷之利哉?”弼还报,帝许增币。契丹主曰:“南朝既增我币,辞当曰‘献’。”弼曰:“南朝为兄,岂有兄献于弟乎?”边批:占上风。契丹主曰:“然则为‘纳’。”弼亦不可。契丹主曰:“南朝既以厚币遗我,是惧我矣,于二字何有?若我拥兵而南,得无悔乎?”弼曰:“本朝兼爱南北,边批:占上风。故不惮更成,何名为惧?或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当以曲直为胜负,非使臣之所知也!”契丹主曰:“卿勿固执,古有之矣。”弼曰:“自古唯唐高祖借兵突厥,当时赠遗,或称献纳。其后颉利为太宗所擒,边批:占上风。岂复有此哉!”契丹主知不可夺,自遣人来议,帝用晏殊议,竟以‘纳’字与之。边批:可恨!

富郑公与契丹主往复再四,句句占上风,而语气又和婉,使人可听。此可与李邺侯参看,说辞之最善也。弼始受命往,闻一女卒;再往,闻一男生,皆不顾。得家书,未尝发,辄焚之,曰:“徒乱人意!”有此一片精诚,自然不辱君命。